百词典

《哭同年罗著作》

时间: 2025-05-07 08:57:52

诗句

生死虽殊道义存,晓来襟袖有啼痕。

只应知我方憔悴,时向商山入梦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52

原文展示:

哭同年罗著作 王禹偁 〔宋代〕 生死虽殊道义存,晓来襟袖有啼痕。只应知我方憔悴,时向商山入梦魂。

白话文翻译:

生死虽不同,道义却永存,清晨醒来,衣袖上还留有泪痕。只因知道我正憔悴,时常梦见商山中的你。

注释:

  • 生死虽殊:指生与死是不同的状态。
  • 道义存:指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道义不会因生死而改变。
  • 晓来:清晨醒来。
  • 襟袖有啼痕:衣袖上留有泪痕,表示悲伤。
  • 只应知我方憔悴:只因知道我现在的憔悴状态。
  • 时向商山入梦魂:时常梦见商山中的你。商山,地名,此处可能指罗著作的隐居地或安葬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以直言敢谏著称。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此诗是王禹偁为悼念同年进士罗著作而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不变的道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禹偁得知同年进士罗著作去世后,诗人深感悲痛,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人的哀思和对生死道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首句“生死虽殊道义存”直接点明了生死虽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道义是永恒不变的。后两句“晓来襟袖有啼痕,只应知我方憔悴”则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憔悴的状态,以及清晨醒来时衣袖上的泪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最后一句“时向商山入梦魂”则以梦境的形式,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死虽殊道义存”:诗人首先提出生死是不同的状态,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道义是永恒不变的。
  2. “晓来襟袖有啼痕”:通过清晨醒来时衣袖上的泪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悲伤的状态。
  3. “只应知我方憔悴”:诗人自述因思念友人而憔悴,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切。
  4. “时向商山入梦魂”:以梦境的形式,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商山可能指罗著作的隐居地或安葬地。

修辞手法:

  • 比喻:“襟袖有啼痕”比喻诗人因悲伤而流泪。
  • 拟人:“时向商山入梦魂”将梦境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道义的思考。诗人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友情的不变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襟袖有啼痕”、“商山”。
  • 详细解释:“襟袖有啼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悲伤而流泪的状态;“商山”可能指罗著作的隐居地或安葬地,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生死虽殊道义存”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生死不同,但道义永存 B. 生死相同,道义也相同 C. 生死不同,道义也不同 答案:A

  2. “晓来襟袖有啼痕”中的“啼痕”指的是什么? A. 泪痕 B. 血痕 C. 墨痕 答案:A

  3. “时向商山入梦魂”中的“商山”可能指什么? A. 罗著作的隐居地 B. 罗著作的安葬地 C. 罗著作的故乡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悼亡诗,如《哭同年张著作》。
  • 其他宋代诗人的悼亡诗,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诗词对比:

  • 王禹偁的《哭同年罗著作》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但王禹偁的诗更注重道义的永恒,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禹偁诗集》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渔父·渔父醉 皇太后阁六首 入寺 题女唱驿 宿州次韵刘泾 用前韵再和许朝奉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义壑 干字旁的字 横排 皮字旁的字 包含须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优游自得 谷字旁的字 一字入公门 飠字旁的字 盱衡厉色 丰神异彩 高堂大厦 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次的词语有哪些 毛坯 黎民 连甍接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