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镜湖》

时间: 2025-07-26 20:25:34

诗句

躬耕蕲一饱,闵闵望有年。

水旱适继作,斗米几千钱!

镜湖泆已久,造祸初非天。

孰能求其故,遗迹犹隐然。

增卑以为高,培薄使之坚,坐复千载利,名托亡穷传。

民愚不能知,仕者笱目前;吾言固应弃,悄怆夜不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25:34

原文展示:

镜湖
陆游 〔宋代〕
躬耕蕲一饱,闵闵望有年。
水旱适继作,斗米几千钱!
镜湖泆已久,造祸初非天。
孰能求其故,遗迹犹隐然。
增卑以为高,培薄使之坚,
坐复千载利,名托亡穷传。
民愚不能知,仕者笱目前。
吾言固应弃,悄怆夜不眠。

白话文翻译:

我耕作在蕲州,虽然丰收也只能勉强温饱,
心中惆怅,期盼有朝一日能过上好日子。
水旱交替,农作物的收成很不稳定,
斗米的价格已经涨到几千钱了!
镜湖的水已经流失很久,
这场灾害的根本原因并非上天的惩罚。
谁能去追溯其原因呢?
留下的痕迹依然隐约可见。
用低处的泥土堆成高岗,
将薄弱的地方加以夯实,
这样千百年来的利益,
竟然寄托于那些已经消失的传说。
百姓愚笨无知,
而仕途上的人却把我置于眼前。
我所言论的自然会被抛弃,
无奈夜深人静我无法入眠。

注释:

  • 躬耕:亲自耕作。
  • :蕲州,即今湖北蕲春一带。
  • 闵闵:形容忧愁的样子。
  • 斗米:指米的计量单位,斗是量米的方式。
  • 镜湖:此处指诗人所处的湖泊,象征着水源的枯竭。
  • :水干涸的意思。
  • 遗迹:指留下的痕迹或影响。
  • 增卑以为高:用低的泥土增高成土堆。
  • :笼子,指限制或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和爱国志士,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和国事,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经历了南宋的沦陷,深感国家的困顿和民众的苦难。诗中通过描写镜湖的水源干涸,反映了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思考。

诗歌鉴赏:

《镜湖》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陆游通过描绘自身的耕作生活,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艰难。诗中“躬耕蕲一饱,闵闵望有年”显示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而“水旱适继作,斗米几千钱”则揭示了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粮价暴涨,民众生活困苦的现实。

接着,诗人将视野转向了镜湖,象征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无能为力。水的枯竭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诗中“增卑以为高,培薄使之坚”暗示着社会对利益的追求常常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似乎在讽刺当时的治理者和社会的愚昧。

最后,诗的结尾“吾言固应弃,悄怆夜不眠”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内心的苦闷与不安。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关怀,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高度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躬耕蕲一饱:亲自耕作在蕲州,只能勉强温饱。
  2. 闵闵望有年:心中忧愁,期望未来能有好年景。
  3. 水旱适继作:水旱交替,使得农作物的收成不稳定。
  4. 斗米几千钱:粮食价格上涨,百姓生活困苦。
  5. 镜湖泆已久:镜湖的水已经流失很久。
  6. 造祸初非天:这种灾害的根本原因并非天意。
  7. 孰能求其故:谁能追寻到其根本原因呢?
  8. 遗迹犹隐然:留下的痕迹依然隐约可见。
  9. 增卑以为高:用低的泥土堆成高岗。
  10. 培薄使之坚:将薄弱的地方夯实。
  11. 坐复千载利:千百年来的利益。
  12. 名托亡穷传:寄托在已经消失的传说之上。
  13. 民愚不能知:百姓愚笨无知。
  14. 仕者笱目前:仕途上的人把我置于眼前。
  15. 吾言固应弃:我所言论的自然会被抛弃。
  16. 悄怆夜不眠:无奈夜深人静我无法入眠。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许多句子形式相对工整,例如“增卑以为高,培薄使之坚”。
  • 比喻:镜湖的干涸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人类的责任。
  • 反讽:诗中对社会愚昧的批判,体现了诗人的不满与失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民众苦难的同情。通过对镜湖的描写,反映出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强调了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密切联系。

意象分析:

  • 镜湖: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人类的忽视,反映出人类行为对自然的影响。
  • 斗米:代表着民众的生活困顿,反映出社会经济状况。
  • 水旱:象征着自然的无常与人类的脆弱,暗示社会的不稳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镜湖》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陆游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斗米几千钱”,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 A. 粮食价格暴跌
    • B. 粮食价格上涨
    • C. 粮食充足
    • D. 民众富裕
  3. “镜湖泆已久,造祸初非天”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自然灾害是天意
    • B. 自然灾害是人类行为的结果
    • C. 自然灾害无关紧要
    • D. 自然与人类无关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体现了深厚的忧国情怀,陆游注重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与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陆游的《镜湖》。

相关查询

前上陵德胜门 雨雪曲 刘生 送巨石弟还京 谢政志喜 秋夜 登岳 送僧归护国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锣鼓 清江曲 采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行寓 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橡饭菁羹 包含玄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年经国纬 袅袅娉娉 一拍一吻缝 戈字旁的字 潜形匿影 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驴唇不对马嘴 持刀动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