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21
忆江南 咏雪
作者: 文廷式 〔清代〕
天欲暮,旋觉白光寒。
银阙半空俄隐现,
琼林万树各飞翻。
何处是三山。
行且止,茸帽据征鞍。
任是梅花开遍也,
不曾春梦落人间。
诗思已阑珊。
傍晚时分,忽然感到一阵寒意袭来。
空中银白色的宫阙瞬间隐现,
琼林中的万树纷纷摇曳。
哪里是那三山呢?
我在路上走走停停,
草帽斜倚在马鞍上。
即使梅花已经盛开,
也未曾在梦中见到春天的到来。
诗意已渐渐消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三山常指东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象征着人间的理想与美好。
作者介绍:
文廷式,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生于清康熙年间,晚年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雪作为自然现象,常被用来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忆江南 咏雪》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诗人对冬日寒冷的感受及内心的孤独。开头“天欲暮,旋觉白光寒”直接引入雪景,冷色调让人感受到即将来临的夜晚与寒意的逼近。紧接着“银阙半空俄隐现,琼林万树各飞翻”,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银色的宫殿和雪中的树木带给人一种洁白无瑕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思绪如同飞舞的雪花,难以把握。
第三句“何处是三山”,诗人开始思索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三山的隐喻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更是追求的象征。随后“行且止,茸帽据征鞍”,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对美景的留恋与无奈。最后两句“任是梅花开遍也,不曾春梦落人间”,则传达出一种凄凉与失落:即使梅花在冬季盛开,也无法唤醒春天的梦境,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理想的遥不可及。整首诗在清冷的景象中刻画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诗人对冬季寒冷的感受以及对春天的渴望,同时反映出人生的孤独与理想的遥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欲暮”意指( )。
A. 日出
B. 黄昏
C. 白天
“银阙半空俄隐现”中的“银阙”指的是( )。
A. 银色的宫殿
B. 银色的河流
C. 银色的山脉
诗人在旅途中感到( )。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