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凉月二首》

时间: 2025-05-07 09:44:47

诗句

莲房折尽只留荷,露盖班班一丈过。

高下横斜无定影,聚凉着得月明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47

原文展示

莲房折尽只留荷,
露盖班班一丈过。
高下横斜无定影,
聚凉着得月明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夜晚,荷花虽已凋谢,但仍留下一些荷叶。露水覆盖着这些荷叶,像一层轻纱,仿佛有一丈之长。月光洒在水面上,影子高低不一,倾斜而无定,显得十分迷离。凉意聚集在这个月明之夜,显得格外清幽。

注释

  • 莲房:指的是荷花的花朵。
  • 折尽:指花朵凋谢、凋零殆尽。
  • 露盖班班:露水覆盖在荷叶上,形状像一层轻纱。
  • 一丈过:形容露水覆盖的面积或高度,夸张的说法,表示很多。
  • 高下横斜:影子或水面波光的形态,形状不规则。
  • 聚凉:凉意聚集,指夜晚的清凉。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荷”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清白、高洁,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诗中描绘的月夜荷塘,常见于古代诗词,寓意清幽和孤独,体现了文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故。他的诗常以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凉月二首》写于一个清凉的夜晚,诗人通过对荷塘夜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在宋代,文人常在夜间吟咏,借助自然景色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荷塘景象,给人一种清凉、幽静的感觉。诗的开头提到“莲房折尽”,让人联想到荷花的凋零,暗示着生命的无常。而“露盖班班”则描绘了露水的晶莹剔透,仿佛为凋零的荷花披上一层轻薄的外衣,既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正是对生命循环的感悟。接着,诗人通过“高下横斜无定影”的描写,展现了月光下的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最后一句“聚凉着得月明多”,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月光的明亮与夜晚的凉意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莲房折尽只留荷:凋谢的荷花只剩下荷叶,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2. 露盖班班一丈过:露水覆盖在荷叶上,形态优美,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3. 高下横斜无定影:影子随波荡漾,象征着变化无常的生命状态。
  4. 聚凉着得月明多:月光的明亮与凉意的聚集,传达出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莲房”比喻荷花,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通过“高下横斜”赋予影子以生命,使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如“高下横斜”与“聚凉着得”,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反映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露水:代表清新与纯净,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月光:象征理想与思考,引发人对生命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莲房”指的是什么? A. 荷叶
    B. 荷花
    C. 荷塘
    D. 荷根

  2. “聚凉着得月明多”中的“凉”指的是什么? A. 温暖
    B. 清凉
    C. 湿润
    D. 干燥

  3. 诗中表现的意境主要是: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夜晚
    C. 风雨交加
    D. 春暖花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但白居易更注重对离别的感慨,而洪咨夔则更倾向于对宁静夜景的描绘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名篇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依韵和永叔雪後见寄兼云自尹家兄弟及几道散 施君挽歌 送王巡检之定海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韵次而和之 宋中道快我生女 送田遵古秀才 雪夜留梁推官饮 古相思 送韩仲文奉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妇的词语有哪些 倾背 极乐世界 田字旁的字 过府冲州 文字旁的字 负薪之言 草率将事 竺可桢 止字旁的字 岖崯 辵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包含煞的词语有哪些 白猿 目断魂销 象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