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06
原文展示:
自况三首 邵雍 〔宋代〕 每恨性昏闻道晚,长惭智短适时难。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遗憾自己性格昏庸,领悟道理太晚,长期为自己的智慧不足而感到惭愧,因为这使得我难以适应时势的变化。人的一生有三万六千天,而我却有两万天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自况三首》是邵雍自述心境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反思。他感到自己领悟道理太晚,智慧不足,难以适应时势的变化,因此感到遗憾和惭愧。诗中提到的“二万日来身却闲”,可能是对自己过去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的自我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邵雍对自己人生的反思。首句“每恨性昏闻道晚”直接点出了他的自责和遗憾,认为自己领悟道理太晚,性格昏庸。第二句“长惭智短适时难”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自责,认为自己智慧不足,难以适应时势的变化。最后两句“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则是对自己过去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的自我批评,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邵雍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自我反省和对时间的珍惜。作者通过对自己性格和智慧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的自我批评,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时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邵雍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满 B. 自责 C. 自豪 D. 无奈
诗中的“二万日来身却闲”指的是什么? A. 作者忙碌的生活 B. 作者无所事事的生活 C. 作者的学习生活 D. 作者的工作生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