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重游洛川》

时间: 2025-04-22 08:42:35

诗句

买石尚饶云,买山当从水。

云可致无心,水能为鉴止。

性以无心明,情由鉴止已。

二者不可失,出彼而入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42:35

原文展示:

重游洛川 买石尚饶云,买山当从水。 云可致无心,水能为鉴止。 性以无心明,情由鉴止已。 二者不可失,出彼而入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购买石头时希望它多带些云彩,购买山峦时应当选择靠近水边。云彩能够带来无心的感觉,水能够作为镜子让人静心。人的本性通过无心而明晰,情感则由静心而得以净化。这两者都不可失去,要从外界转向内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买石尚饶云:买石头时希望它带有云彩的意象。
  • 买山当从水:购买山峦时应当选择靠近水边。
  • 云可致无心:云彩能够带来无心的感觉,即超脱世俗的心态。
  • 水能为鉴止:水能够作为镜子让人静心,即通过水的平静来达到内心的宁静。
  • 性以无心明:人的本性通过无心而明晰,即在超脱的状态下更能看清自己的本性。
  • 情由鉴止已:情感则由静心而得以净化,即通过内心的宁静来净化情感。

典故解析:

  • 无心:源自道家思想,指超脱世俗、无欲无求的心态。
  • 鉴止:借鉴水的平静来达到内心的宁静,源自佛教的禅修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自然与内心的关系的思考,以及他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邵雍重游洛川时所作,洛川是古代著名的河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云”和“水”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云代表无心,水代表鉴止,两者都是达到内心宁静的重要途径。诗人认为,人的本性和情感都可以通过无心和鉴止来明晰和净化,这是内外兼修的体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理学思想与诗歌艺术的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购买石头和山峦的比喻,引出云和水的象征意义。
  • 第二句:具体阐述云和水的象征意义,云代表无心,水代表鉴止。
  • 第三句:说明无心和鉴止对人的本性和情感的影响。
  • 第四句:强调无心和鉴止的重要性,以及从外界转向内心的必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和水比喻无心和鉴止,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买石尚饶云,买山当从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人认为,通过无心和鉴止可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情感的净化,这是内外兼修的体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代表无心,象征超脱世俗的心态。
  • 水:代表鉴止,象征内心的宁静和净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可致无心”中的“无心”指的是什么? A. 没有心思 B. 超脱世俗的心态 C. 忘记一切
  2. 诗中“水能为鉴止”中的“鉴止”指的是什么? A. 镜子 B. 静心 C. 鉴赏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物质财富 B. 追求内心修养 C. 追求自然美景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通过自然景观来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邵雍的《重游洛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的美感,而邵雍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望海潮(重九和彦时兄) 赠五祖山净老 赠蓑衣道人 赠术士罗世忠 赠六安文殊亮老 赠李廷吉知县 赠朗上人 赠坚上人 赠淮西运干徐迫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板子 龍字旁的字 相貌堂堂 飞字旁的字 威望素着 荡荡默默 搭茬儿 包含告的成语 壁里安柱 包含纹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刺山 木字旁的字 风戽 误国欺君 改天换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