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31
原文展示:
挂冠 谢枋得 〔宋代〕
玉皇殿下卸恩袍,羞见冥鸿惜羽毛。 天地有心扶社稷,朝廷无意得英豪。 早知骨鲠撄时忌,何似山林道迹高。 次第秋风到兰菊,归家痛饮读离骚。
白话文翻译:
在玉皇殿下脱下恩赐的官袍,羞于见到高飞的鸿雁珍惜自己的羽毛。天地有意扶持国家社稷,朝廷却无意得到真正的英才。早知道直言不讳会招来时忌,还不如隐居山林保持高洁的品行。秋风依次吹到兰花和菊花,回家痛快饮酒并阅读《离骚》。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实,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生活在南宋末年,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诗人,其诗作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反思。诗人感到朝廷不重视真正的英才,而自己直言不讳却招来时忌,因此产生了隐居山林的念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朝廷的无意和天地的有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玉皇殿下卸恩袍”和“羞见冥鸿惜羽毛”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辞官后的心情,既有解脱的轻松,也有对高洁品行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秋风、兰菊和《离骚》,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反思,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冥鸿惜羽毛”比喻什么? A. 高洁的人 B. 高飞的鸿雁 C. 珍惜自己的羽毛 答案:A
诗中“玉皇殿下卸恩袍”表达了什么? A. 辞去官职 B. 脱下官袍 C. 对官场的失望 答案:A
诗中“早知骨鲠撄时忌”表达了什么? A. 直言不讳 B. 招来时忌 C. 对个人遭遇的反思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