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月 其二》

时间: 2025-08-11 10:33:06

诗句

人事有酬酢,山居方寂寥。

三时缠宿疾,十月见生朝。

瘦骨添绵护,枯肠怯酒浇。

为予歌一曲,亦足慰无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0:33:06

原文展示:

九月 其二 王炎 〔宋代〕

人事有酬酢,山居方寂寥。 三时缠宿疾,十月见生朝。 瘦骨添绵护,枯肠怯酒浇。 为予歌一曲,亦足慰无聊。

白话文翻译:

人们之间有应酬,而我独居山中感到寂寥。 长期受疾病困扰,到了十月才迎来生日。 瘦弱的身体需要更多的保护,枯竭的心灵害怕酒精的刺激。 请为我唱一首歌,也足以慰藉我的无聊。

注释:

  • 酬酢:指朋友之间的应酬交往。
  • 寂寥:形容孤独寂寞。
  • 三时:指春、夏、秋三季,这里泛指长时间。
  • 宿疾:长期未愈的疾病。
  • 生朝:生日。
  • 绵护:像绵一样的保护,形容对身体的细心照顾。
  • 枯肠:比喻心灵枯竭。
  • 怯酒浇:害怕用酒来浇愁,因为酒可能会加重心灵的负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6),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山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山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因长期疾病和孤独生活而感到的无聊和寂寞。诗中透露出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山居生活的孤独和寂寞。首句“人事有酬酢,山居方寂寥”直接点出了作者与世隔绝的状态,与外界的应酬形成了鲜明对比。中间两句“三时缠宿疾,十月见生朝”则表达了作者长期受疾病困扰,直到十月才迎来生日的情景,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渴望。最后两句“瘦骨添绵护,枯肠怯酒浇”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身体的虚弱和心灵的枯竭,以及对酒精的畏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际交往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事有酬酢,山居方寂寥”:首句通过对比人事的应酬和山居的寂寥,突出了作者的孤独感。
  2. “三时缠宿疾,十月见生朝”:中间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和疾病的缠绵,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渴望。
  3. “瘦骨添绵护,枯肠怯酒浇”:最后两句通过对身体的描绘和对心灵的表达,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人事的应酬和山居的寂寥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感。
  • 比喻:用“瘦骨添绵护”比喻身体的虚弱,用“枯肠怯酒浇”比喻心灵的枯竭。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山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和对健康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寂寥:形容孤独寂寞。
  • 宿疾:长期未愈的疾病。
  • 生朝:生日。
  • 瘦骨:形容身体虚弱。
  • 枯肠:比喻心灵枯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事有酬酢”指的是什么? A. 朋友之间的应酬交往 B. 山中的寂静 C. 疾病的困扰 答案:A

  2. “三时缠宿疾”中的“三时”指的是什么? A. 春、夏、秋三季 B. 早、中、晚三个时段 C. 三个季节的疾病 答案:A

  3. “枯肠怯酒浇”中的“枯肠”比喻什么? A. 心灵枯竭 B. 身体虚弱 C. 害怕酒精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孤独。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炎的《九月 其二》:两者都表达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孤独,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美,而王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生活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王炎诗集》:收录了王炎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五平咏怀 北游诗十八首 其九 七月廿四述思 送月堂之云门扫古岩塔 垂虹闻笛 赋得河桥草色送高大归龙门 颂古十首 画二首 其一 六州歌头 吊诸葛 题永石屏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鞘的词语有哪些 元杂剧 提手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徇通 幽闺弱质 小小不言 不足为怪 曲赐 玉字旁的字 包含匹的成语 干耗 一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没金铩羽 福为祸先 搏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