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时间: 2025-05-02 19:35:59

诗句

云无一缕干明月,桥有千寻卧渌波。

料得人间无此景,中秋对月兴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5:59

原文展示: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邵雍 〔宋代〕

云无一缕干明月,桥有千寻卧渌波。 料得人间无此景,中秋对月兴如何。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云彩没有一丝一缕遮挡住明亮的月光,桥横卧在碧波之上,长达千寻。 我料想人间没有这样的美景,中秋之夜对着月亮,我的兴致将会如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干:遮挡。
  •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渌波:清澈的水波。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描绘的景象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中秋节的特殊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天津(今河南省洛阳市)感怀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中秋节的特殊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中秋夜的静谧景象。首句“云无一缕干明月”,通过对比云彩和明月的关系,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和纯净。次句“桥有千寻卧渌波”,则通过桥与水的关系,展现了桥的雄伟和水波的清澈。后两句“料得人间无此景,中秋对月兴如何”,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独特感受,以及中秋之夜对月亮的特殊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云无一缕干明月”描绘了月光的明亮,没有云彩的遮挡,月光更加纯净。
  • 次句“桥有千寻卧渌波”,通过桥的长度和水波的清澈,展现了桥的雄伟和水的美。
  • 后两句“料得人间无此景,中秋对月兴如何”,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独特感受,以及中秋之夜对月亮的特殊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云与月、桥与水的对比,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和桥的雄伟。
  • 拟人:将桥拟人化为“卧”,赋予了桥以动态的美感。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中秋夜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中秋节的特殊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光明和纯净。
  • 桥:象征着连接和稳定。
  • 渌波:象征着清澈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无一缕干明月”中的“干”是什么意思? A. 干燥 B. 遮挡 C. 干净
  2. 诗中“桥有千寻卧渌波”中的“寻”是什么单位? A. 长度单位 B. 重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3. 诗中“料得人间无此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失望 B. 赞叹 C. 疑惑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特殊情感。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虽然都是写月,但情感和意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旱三首 其三 所种竹鞭盛行 题寿樟亭 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 归来桥 广南韩公圭 其二 次冯子容主簿信州筑居韵 香寂圃 挽梁元功 迪侄屡饷新茶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医方 鸣琴而治 名正言顺 力征经营 包含笨的成语 头行人 亿万斯年 儿字旁的字 包含劘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玉润冰清 责人以详,待己以廉 强身 辣阘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