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冯子容主簿信州筑居韵》

时间: 2025-05-02 18:26:36

诗句

闻君卜居水云乡,欲往从之各异方。

屋角树阴倾老盖,溪南山色过浮梁。

薰风自在翻书叶,梅雨相欺败堵墙。

长铗高歌归去好,幽栖为我觅阳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6:36

原文展示

次冯子容主簿信州筑居韵
曾几 〔宋代〕

闻君卜居水云乡,
欲往从之各异方。
屋角树阴倾老盖,
溪南山色过浮梁。
薰风自在翻书叶,
梅雨相欺败堵墙。
长铗高歌归去好,
幽栖为我觅阳冈。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在水云乡安家,
我想去寻你,但方向各异。
屋角的树阴倾斜着老旧的屋顶,
溪南的山色超越了浮梁。
暖风轻拂,书页随之翻动,
梅雨时节,雨水冲击着破旧的墙壁。
长剑在手,高歌而归真好,
希望你能为我寻找一个阳光明媚的栖息之地。


注释

字词注释

  1. 卜居:意为选择居住的地方。
  2. 水云乡: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意指环境优美,水与云相伴。
  3. 倾老盖:形容屋顶倾斜且古老。
  4. 过浮梁:越过浮梁,浮梁是指在水面上架设的桥梁。
  5. 薰风:温暖的春风,常用于描写舒适的气候。
  6. 梅雨:指梅雨季节,通常在初夏时节,常带有阴湿之感。
  7. 长铗:指长剑,象征豪放与壮志。
  8. 阳冈:阳光明媚的山冈,象征美好的栖息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水云乡”象征着隐逸生活,而“梅雨”则与南方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纯,号雪山,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渴望逃离尘世的纷扰,向往隐逸的生活。此时,信州风景优美,成为许多文人墨客向往之地,曾几正是对此地的向往而作此诗,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次冯子容主簿信州筑居韵》是一首表现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人在作品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以“闻君卜居水云乡”引入,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出一种对朋友的关心与思念。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出水云乡的宁静与美丽,屋角的树阴和溪南的山色,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令人向往。

在描写自然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薰风自在翻书叶”,表达了轻松惬意的生活状态;而“梅雨相欺败堵墙”则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居环境的脆弱,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诗人用“长铗高歌”表达了归隐的豪情,渴望在阳光明媚的山冈中找到自己的栖息之地,形成了对理想生活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折射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君卜居水云乡:听说你选择在水云乡居住,这里景色优美,令人向往。
  2. 欲往从之各异方:我想去找你,但各自的方向不同,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疏远。
  3. 屋角树阴倾老盖:屋角的树影倾斜,映衬着老旧的屋顶,描绘了宁静、恬淡的居所。
  4. 溪南山色过浮梁:溪水南边的山色超越了浮梁,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5. 薰风自在翻书叶:温暖的春风轻拂,书页随之翻动,传达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6. 梅雨相欺败堵墙:梅雨季节,雨水冲击着破旧的墙壁,映射出生活的无奈与脆弱。
  7. 长铗高歌归去好:长剑在手,高歌返回故乡是多么美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8. 幽栖为我觅阳冈:希望你为我寻找一个阳光明媚的栖息之地,寄托了对心灵归宿的渴望。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水云乡”视作理想的隐居地,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拟人:如“薰风自在翻书叶”,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感。
  3. 对仗:诗句中体现了对称工整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集中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在描绘优美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一种超脱与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云乡: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
  2. 树阴:表现自然的庇护与宁静。
  3. 溪南山色:展现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4. 薰风:象征温暖、舒适的生活状态。
  5. 梅雨:引发对生活无常的思考。
  6. 长铗:象征个人追求与理想的坚定。
  7. 阳冈:象征美好栖息地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云乡”指的是: A. 一种水乡的景象
    B. 理想的隐居地
    C. 诗人的故乡
    D. 一种云雾缭绕的地方

  2. “长铗高歌归去好”中的“长铗”指的是: A. 短剑
    B. 长剑
    C. 杖
    D. 剑鞘

  3. 诗人希望在诗中找到什么样的栖息地? A. 阴暗潮湿的地方
    B. 阳光明媚的山冈
    C. 繁华热闹的城市
    D. 破旧的乡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庐山谣》
  2. 王维《山居秋暝》
  3.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情感更加奔放。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意更加细腻,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4. 《宋代文学史》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江月亭 余于六月初三日泛舟至奇石洞留题洞中一首 芍药 有感 溪水 髀肉生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 其一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五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仇氏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发夕至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无疆之寿 各执一词 鼻青眼乌 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掷色 闲花野草 巛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羊群里头出骆驼 说老婆舌头 厂字头的字 鄙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