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许深父 其一》

时间: 2025-05-01 16:08:40

诗句

日日经行只小园,静支邛竹听鸣泉。

此时心事何人共,素壁题诗第几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08:40

原文展示:

次韵许深父 其一 张栻 〔宋代〕

日日经行只小园,静支邛竹听鸣泉。 此时心事何人共,素壁题诗第几篇。

白话文翻译:

每天只在小小的园子里行走,静静地倚着邛竹聆听泉水的声音。 此刻的心情有谁能共同分享,在素白的墙壁上题写的诗篇是第几篇呢?

注释:

  • 经行:行走。
  • 邛竹:一种竹子,此处可能指用邛竹制成的手杖。
  • 鸣泉:流动的泉水发出的声音。
  • 素壁:白色的墙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对友人许深父的和诗,表达了自己在静谧的小园中独处的感受,以及对友人分享心事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小园中的宁静生活。首句“日日经行只小园”,表明诗人日常生活的范围局限在小小的园子中,这种局限性反而带来了一种宁静和专注。第二句“静支邛竹听鸣泉”,通过“静支”和“听”两个动作,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欣赏,以及内心的平和。后两句“此时心事何人共,素壁题诗第几篇”,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交流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和记录自己情感的习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日日”和“只”强调了诗人生活的简单和重复,以及对小园的依赖。
  • 第二句:“静支邛竹”描绘了诗人静态的形象,“听鸣泉”则是一种动态的享受,两者结合,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第三句:“此时心事何人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寻求理解的愿望。
  • 第四句:“素壁题诗第几篇”则是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的具体行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创作的连续性和习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日”与“只”,“静支”与“听”。
  • 意象:通过“邛竹”和“鸣泉”等自然意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在简单生活中的宁静和对交流的渴望,以及通过诗歌来表达和记录情感的习惯。

意象分析:

  • 邛竹:象征着诗人的手杖,也可能是诗人静坐时的依靠,代表着诗人的生活状态。
  • 鸣泉:流动的泉水声音,象征着自然的声音和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静支邛竹听鸣泉”中的“邛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竹子 B. 一种手杖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答案:B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张栻的《次韵许深父 其一》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孤独和对交流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创作环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宴张别驾新斋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一题作裴司士见访) 齿坐呈山南诸隐 采樵作 登万岁楼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与白明府游江 来闍黎新亭作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徇私作弊 牛字旁的字 包含昴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犬字旁的字 窃啮斗暴 迭床架屋 颐指气役 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方闻之士 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店伙 坏法乱纪 白药 祸迫眉睫 眼去眉来 单人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