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廷弼弟座上绝句》

时间: 2025-05-01 01:49:58

诗句

黄雀初肥入口销,玉醅新熟得春饶。

主人更恐香无味,沉水龙涎作伴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9:58

原文展示:

黄雀初肥入口销,玉醅新熟得春饶。
主人更恐香无味,沉水龙涎作伴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宴会场景,黄雀刚刚肥美,正好被入口享用;新酿的美酒春天里也刚刚酿成,十分丰盛。主人却更担忧美食美酒的香气会随着时间而失去,便把沉水龙涎(珍贵的香料)拿来助兴烧香。

注释:

  • 黄雀:指的是一种鸟,常被用作美食的象征。
  • 入口销:意指入口美味,销指消失,形容美味食物的消耗。
  • 玉醅:玉色的酒,形容酒的清澈和美好。
  • 春饶:春天丰盛的意思,形容酒的酿造和美味的食物。
  • 沉水龙涎:一种珍贵的香料,通常用于香料和焚香,增添香气。
  • 伴烧:说明用香料伴随烧香,增加宴会的氛围。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对美食美酒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雅集时的生活风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黄雀和玉醅都是宴席上的美味,象征生活的富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与生活体验为题材,擅长描写自然与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代,文人们常在宴会上吟诗作对,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廷弼弟座上绝句》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欢愉和对美味的珍惜。诗中“黄雀初肥”与“玉醅新熟”相映成趣,前者象征着丰盛的食物,后者则象征着美酒的醇香,二者结合,营造出一种宴会的热闹氛围。

“主人更恐香无味”一句显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主人担心时间流逝会让美味失去香气,这种情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沉水龙涎作伴烧”则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沉水龙涎作为珍贵香料的引入,既是对宴会气氛的渲染,也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字句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雀初肥入口销:描绘黄雀的肥美,暗示宴席的丰盛。
  2. 玉醅新熟得春饶:新酿的美酒象征春天的丰饶,酒的清香四溢。
  3. 主人更恐香无味:主人担忧美食美酒会失去香气,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4. 沉水龙涎作伴烧:使用珍贵香料来增添宴会的氛围,表现出生活的奢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雀初肥”与“玉醅新熟”,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 比喻:将食物与生活的美好相结合,展现生活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食美酒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同时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雀:象征美食与丰盛。
  • 玉醅:象征美酒与生活的享受。
  • 沉水龙涎:象征奢华与高雅。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宴会的热闹,也蕴含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雀初肥”中的“黄雀”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花
    • C. 一种酒
  2. 诗中提到的“沉水龙涎”是什么?

    • A. 美食
    • B. 香料
    • C. 酒
  3. 诗人对宴会的主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担忧
    • C. 高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诗更加细腻、温婉,强调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而李白则更为豪放,表达对生活的纵情与洒脱。两者在主题上都有对生活的热爱,但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往今来 春末送陈先辈之清源 赠东方道士 溪上要一只白簟扇盖头垂钓去年就节推…遂成拙句 蝴蝶三首 新刺袜 和尚书咏烟 赠表弟黄校书辂(昔居临溪今居近市入市五里) 送刘常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事质 清新俊逸 文字旁的字 无畏施 爿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从容无为 人蛇 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掩日 山吟泽唱 惊魂夺魄 在结尾的成语 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千了万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