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4:46
作者: 王灏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春到江南,东风著意催芳草。
乳莺啼晚。林外孤峰小。
暗数年华,半向邯郫老。
伤怀抱。青衫湿了。无个人知道。
春天来到了江南,东风正用心催促着芳草的生长。
小黄莺在傍晚鸣叫,林外那孤零零的小峰显得渺小。
我暗自数着岁月,已经有一半在邯郸度过,感到伤感。
我怀着忧伤,青衫已经湿透,没有一个人知道我的心情。
“邯郸”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多用于象征失意与衰老,诗人通过提及此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作者介绍:
王灏,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兼擅诗文。他的作品多描写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借助春天的景象抒发内心的忧伤与思考。
《点绛唇》通过描绘春天的江南美景,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开篇的“春到江南,东风著意催芳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随之而来的“乳莺啼晚”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柔和与细腻。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映衬了诗人的心境,也暗示着时间在悄然流逝。
“暗数年华,半向邯郫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无奈与感伤,邯郸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点,象征着衰老与失意。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人对时间的焦虑与对年轻时光的追忆。最后两句“伤怀抱。青衫湿了。无个人知道”,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揭示,表明了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无奈。
整首词情感真挚而细腻,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与感伤。王灏用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画面,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和个人的孤独感,表达了对时光无常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呈现出一种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东风”象征什么?
“暗数年华,半向邯郸老”中的“邯郸”代表什么?
诗人最后一句“无个人知道”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