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4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48:23
原文展示:
燕飞传语,纸鸢风断秋来路。青烽魂诉,似唱公无渡。月黑乌啼斗挂城南树。休回顾,夜潮津鼓,易水萧萧去。
白话文翻译:
燕子飞来传递消息,纸鸢在风中断了秋天的归途。青色的烽火诉说着心中的思念,仿佛在唱着公无渡的悲歌。夜色昏暗,乌鸦在城南的树上啼叫。不要回头,夜潮拍打着船鼓,易水边的萧声依旧在耳边回荡。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育仁,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经历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情感形成对比,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苦闷与思念。
诗歌鉴赏:
《点绛唇 其三》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无奈。开篇的“燕飞传语”象征着希望与思念,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却在此时传递的是秋冬的讯息,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人生的变迁。接下来的“纸鸢风断秋来路”则展现了追逐梦想过程中的失落与无奈,纸鸢的断裂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青烽魂诉”将战争的悲哀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烽火不仅是战乱的象征,更是内心情感的宣泄。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细腻之处,尤其是“月黑乌啼斗挂城南树”,夜色的阴暗与乌鸦的叫声交织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离愁别绪。
最后的“休回顾”与“易水萧萧去”是对离别的最终告别,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释怀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词以其独特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成就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故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纸鸢”象征什么?
A. 失落的梦想
B. 春天的到来
C. 远方的音信
D. 花开的喜悦
“青烽魂诉”中的青烽主要象征:
A. 战争的悲哀
B. 友谊的延续
C. 自然的美丽
D. 生命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易水”有什么特殊含义?
A. 代表快乐的记忆
B. 代表离别与悲壮
C. 代表春天的生机
D. 代表岁月的流逝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