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杜尹赴东都》

时间: 2025-05-07 06:46:07

诗句

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

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

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6:07

原文展示:

送杜尹赴东都
权德舆〔唐代〕

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
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
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送别杜尹前往东都的诗篇。诗中提到,商於留下了卓越的业绩,河洛一带为他的出任而祝贺。早朝时,吴公选任他做官,时势推崇杜尹的才华。就如同天子所颁发的圣旨一般,他的才能如同龙泉出匣,光彩照人。即使在风雨交加的中原大地,离别的宴席上也显得格外宽敞。清白明亮的人比美玉更为珍贵,照亮了他的府邸如同盛开的莲花。让我暂时向你报告一下司州的政事,征黄的情况就像颍川的水流一样清澈。

注释:

  • 商於:古代地名,指商朝遗址,以商於著名的商人和士人留下的业绩而闻名。
  • 河洛:指黄河和洛水,古代文化的发源地,象征着繁荣的地方。
  • 吴公:指特定历史人物,可能是指某位高官。
  • 杜尹:杜尹是诗中的主角,因其才能被推崇。
  • 如纶披凤诏:比喻杜尹的才华如同圣旨一般显赫。
  • 淬龙泉:比喻才能的磨砺和显露。
  • 簪裾:形容离别时的庄重和礼仪。
  • 清明:指清白明亮,象征高洁的人格。
  • 府如莲:比喻居所的美丽和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30-约799),字子良,号少游,唐代诗人,以五言诗闻名,作品有《樱桃花》、《侍宴》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绘人情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送杜尹赴东都》是作者为朋友杜尹送行而作。杜尹因才华被选为东都官员,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贺与美好祝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才之士的推崇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送别中融入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构造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情景。诗的开头提到“商於留异绩”,展现了对杜尹过往成就的肯定,接着用“河洛贺新迁”来表现人们对他新任职的期待和祝贺,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杜尹如同圣旨般的显赫与才华,诗人用“如纶披凤诏”形象地表现了这一点,显示出他对杜尹的仰慕。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则表现出离别时的情景,即使在风雨中,离别的宴席也没有失去庄重,这种对比增强了场面的情感。后面的“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则将杜尹的品格与居所的美丽相结合,传递出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句“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则是一种对政治的关心和期待,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关注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渗透着作者对政治理想的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商於留异绩:提到商於的成就,暗含对杜尹的赞美。
  2. 河洛贺新迁:河洛地区的人们为杜尹的新任而庆贺,表现了对他才华的认可。
  3. 朝选吴公守:吴公选他为官,展现杜尹的能力被社会所认可。
  4. 时推杜尹贤:时势推崇杜尹,反映社会对才人的渴望。
  5. 如纶披凤诏:比喻他的才华卓越,像圣旨一样显赫。
  6. 出匣淬龙泉:比喻才华如龙泉一般锻造而成,光彩夺目。
  7. 风雨交中土:描绘离别时的环境,增添情感。
  8. 簪裾敞别筵:表现出离别时的庄重与礼仪。
  9. 清明人比玉:用美玉比喻杜尹的人格,让人敬仰。
  10. 照灼府如莲:形容他的府邸清雅如莲花般美丽。
  11. 伫报司州政:表达对政治的关注与期望。
  12. 征黄似颍川:形象比喻,反映出政事的清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明人比玉”,将杜尹的人格与美玉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杜尹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对才俊的推崇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社会理想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商於: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成就,激励人心。
  • 河洛:代表着文化的发源地,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 凤诏:象征权威与光辉,表现出杜尹的才华。
  • 龙泉:象征着才能的磨砺与显露,暗示着成长与进步。
  • 清明:代表高洁的人格,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尹”是指什么?

    • A. 一位高官
    • B. 诗人的朋友
    • C. 文化名人
  2. “如纶披凤诏”中的“纶”指什么?

    • A. 书信
    • B. 圣旨
    • C. 绸缎
  3. 诗中提到的“河洛”象征着什么?

    • A. 地名
    • B. 文化的发源地
    •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注重对友人生活的关注与祝愿。
  • 《登高》:使用了更为深沉的情感,表现了对人生的哲思和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权德舆诗选》

相关查询

燕归梁 燕归梁 乌衣巷 燕归梁 其二 燕归梁 其一 燕归梁·莲叶雨 燕归梁·闰枝咏史馆海棠,因追忆怀右边衡和作 燕归梁·六桥举词社,庭有古杏,老干著花几满,百年外物也 燕归梁 解连环 甲午七夕寄瑶,次韵美成 解连环 用清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羊毛尘量 包含避的成语 微讽 勤工俭学 有名无实 积蠹 洗脑 杖钺一方 里字旁的字 搅首 话里有话 征抜 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