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59
浪淘沙(梅)
作者: 陈亮 〔宋代〕
院落晓风酸。春入西园。芳英吹破玉阑干。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
清浅小堤湾。瘦竹团栾。水光疏影有无间。仿佛浣沙溪上见,波面云鬟。
在清晨微风的吹拂下,院落显得酸楚。春天已经来到西园,花香扑鼻,吹破了那精致的玉栏杆。墙外的红尘喧嚣无法抵达这里,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在清浅的小堤湾旁,瘦竹围成团。水面上光影斑驳,似有似无。仿佛在浣沙溪上看见那水面上轻轻荡漾的云鬟。
陈亮(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身世之感与自然景致的融合。他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士人常感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作者借梅花之景表达内心的孤寂与清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浪淘沙(梅)》通过描绘梅花盛开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心中的孤寂与清冷。首句“院落晓风酸”开篇即以“酸”字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描绘春日清晨的美好时光,却也隐含了内心的孤独。接着“春入西园”,通过春天的到来,展现了生机与希望,但紧接着的“芳英吹破玉阑干”又将这种美好转化为一种虚幻的美感,似乎在暗示着美好事物易逝。
“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一句,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隔绝,诗人似乎在一个清冷的世界中,感受到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后半部分“清浅小堤湾”至“波面云鬟”的描写,展现了水光潋滟、竹影摇曳的景象,构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以梅花为纽带,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抒发出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孤独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与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寒冷的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内心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墙外红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世俗生活的喧嚣
C. 诗人的孤独
D. 美好的春天
填空题:诗中的“清浅小堤湾”描绘的是一种__的自然景象。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芳英”指的是梅花的花瓣。
A. 正确
B. 错误
对比陈亮的《浪淘沙(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