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19
一夜秋光先著柳。暑力平明羞失守。
西风不放入帘帏,饶永昼。沈烟透。
半月十朝秋定否。指点芙蕖凝伫久。
高处成莲深处藕。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
一点浮云人似旧。
一夜之间,秋光先映照在柳树上。炎热的气息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羞愧无地。
西风不肯轻易进入我的帘幕,仿佛要延续这漫长的白昼。烟雾轻轻透出。
半个月后,十个早晨的秋天是否已经定下?我指着那芙蕖,凝视着好久。
高处的莲花与深处的藕,百年后我们共度月圆之夜,女子端酒,男子祝寿。
一缕浮云,我的人依旧如昔。
陈亮(1143-1194),字毅言,号少山,南宋时期的词人,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词多描绘边塞风情和个人情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和珍惜当下的哲学思考。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词。开篇用“秋光”引出季节的变换,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陈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美丽,也传达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暑力平明羞失守”一句,展现了夏天的余温在清秋的明亮中显得多么的不合时宜,体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心的感受之间的微妙关系。西风的轻拂,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沈烟透”则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氛围,给人无限遐想。
在描绘秋日的过程中,词人用“指点芙蕖凝伫久”传递出一种静谧的美,仿佛在细细品味生命中的每一瞬间。接下来的“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反映了人们对团圆与长寿的渴望。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使得这首词在优雅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整首词围绕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亮
C. 苏轼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芙蕖”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桃花
D. 玫瑰
诗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