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

时间: 2025-05-06 00:54:42

诗句

上苑秾芳初雨晴。

香风袅袅泛轩楹。

犹记洛阳开小宴。

娇面。

粉光依约认倾城。

流落江南重此会。

相对。

金蕉蘸甲十分倾。

怕见人间春更好。

向道。

如今老去尚多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4:42

原文展示: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
作者: 曾觌 〔宋代〕

上苑秾芳初雨晴。
香风袅袅泛轩楹。
犹记洛阳开小宴。
娇面。粉光依约认倾城。
流落江南重此会。
相对。金蕉蘸甲十分倾。
怕见人间春更好。
向道。如今老去尚多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花园里芳香四溢的景象。微风轻轻拂动,飘散在廊柱间。我仍然记得在洛阳时,我们举行的小宴会,那个娇美的面容,粉色的光泽依稀让我想起她是倾城之貌。如今流落到江南,再次重聚,我们面对面坐着,金蕉的叶子轻轻碰触着酒杯,让人心醉。我害怕再见到人间的春光如此美好,听说如今我已老去,但内心依旧充满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上苑:指皇家园林,这里指盛开的花园。
  • 秾芳:形容花香浓郁。
  • 初雨晴:刚刚下过雨,天气转晴。
  • 轩楹:指廊柱,建筑的一部分。
  • 娇面:娇美的面容。
  • 粉光:指脸上的粉妆,形容女子的美。
  • 倾城:形容美貌到令人倾倒的程度。
  • 流落:流浪、漂泊。
  • 金蕉:金蕉指的是一种植物,这里象征着美好的景象。
  • :指酒杯。

典故解析:

  • 洛阳:古都,文化繁荣,往往是文人雅士聚会之地。
  • 倾城: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源于古代诗词中对美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丽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词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春日的聚会上,诗人以赏牡丹为引子,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深情。


诗歌鉴赏: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怀旧情感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初雨过后的美丽场景,花香四溢,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回忆洛阳的小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这里的“娇面”、“粉光”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更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追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流落江南”,暗示他对故乡和往事的怀念,而“金蕉蘸甲”则通过对饮酒的描写,表现出他对当下聚会的陶醉与享受。最后,诗人感叹“如今老去尚多情”,表明即便时光流逝,心中依然怀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这种情感的深邃和细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人情的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苑秾芳初雨晴:描绘雨后花园的清新气息,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
  2. 香风袅袅泛轩楹:香气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3. 犹记洛阳开小宴:引入回忆,表现对往昔的珍惜。
  4. 娇面。粉光依约认倾城:美好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展现了诗人的爱慕之情。
  5. 流落江南重此会:表达对旧友的怀念,暗合人生的无常。
  6. 相对。金蕉蘸甲十分倾: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此刻的欢快与醉意。
  7. 怕见人间春更好: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带有一丝惆怅。
  8. 向道。如今老去尚多情:即使老去,内心依旧情感丰富,表露出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蕉”比喻美好的情景,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香风“袅袅”,使得风有了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娇面”“粉光”,形成工整的对仗,使诗歌韵律感增强。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对旧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和生活的深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美好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牡丹:象征富贵、美丽,寓意人生的繁华。
  2. 春雨:象征希望与新生,暗示生命的轮回。
  3. 金蕉:象征美好时光,表现诗人对聚会的陶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饮品
    C. 一种颜色

  2. 诗人对洛阳小宴的回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怀念与温暖
    C. 无所谓

  3. “如今老去尚多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失落
    B. 愉悦与满足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曾觌的《定风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对春天的生机与情感,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情感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曾觌传》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是对曾觌的《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的完整解析与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朝中措(回至汴京喜而成长短句) 建国刘夫人挽歌词 其一 有感 其一 赠友人莫之用 题卧屏十八花 牡丹 次韵陈廷藻户部西湖快目堂之集 和道祖韵 有感 云仙 赠施尧年老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谋的成语 伟壮 包含本的词语有哪些 向结尾的成语 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头拨 户字头的字 麦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莫可名状 独立王国 潦倒粗疏 雨字头的字 刮发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酒潮 内顾之忧 厄字旁的字 忸怩作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