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3:32
绣带儿(客路见梅)
作者:曾觌
潇洒陇头春。
取次一枝新。
还是东风来也,
犹作未归人。
微月淡烟村。
谩伫立惆怅黄昏。
暮寒香细,
疏英几点,
尽奈销魂。
春天的气息在陇头显得潇洒自如。
我随手摘下一枝梅花,
还是东风送来了春意,
我却像个还未归家的人。
微弱的月光照耀着朦胧的村庄,
我在黄昏时分无所事事地站着,感到惆怅。
暮色中的寒意渐浓,花香细腻,
少许的花瓣在空中飘落,
这全让我感到无比销魂。
曾觌,字子美,号逸仙,宋代词人。曾觌的词风清新、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作者在外游历之际,见梅花盛开,因而生发出对归家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游子的孤独和对故乡的眷恋。
《绣带儿(客路见梅)》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惆怅的诗作。开篇“潇洒陇头春”,通过对春天气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紧接着“取次一枝新”,诗人随意地采下一枝梅花,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这一动作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游子心境的写照:虽有美景在眼前,却仍感到孤独。
“还是东风来也,犹作未归人”,这里东风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归属,却也勾起了诗人对家的思念,隐喻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奈。接下来的“微月淡烟村”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朦胧的乡村景象,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在黄昏时分的停留,正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几句“暮寒香细,疏英几点,尽奈销魂”,将梅花的香气与凋零的花瓣结合,形成了一种凄美的意境。诗人以花香与寒意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示了曾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中“潇洒”形容的是哪个季节的气息?
“取次一枝新”中“取次”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曾觌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对自然的描写和人生态度的思考。曾觌的《绣带儿》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对春的渴望,而李白的《夜泊牛津》则更加强调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两者虽有不同侧重,但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