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3:15
原文展示
日斜漳浦望,风起邺台寒。
玉座平生晚,金尊妓吹阑。
舞馀依帐泣,歌罢向陵看。
萧索松风暮,愁烟入井阑。
白话文翻译
在漳浦的日落时分,远望寒冷的邺台,
玉座上,我一生的荣华已渐渐褪去,
金杯在手,歌女在栏杆旁吹奏着曲调。
舞蹈结束后,她在帐子旁默默啜泣,
歌声停歇后,我又朝着陵墓方向凝视。
萧瑟的松风在傍晚时分吹过,
愁苦的烟雾缭绕着井边的栏杆。
注释
- 漳浦:古地名,现今的福建省漳州市一带。
- 邺台:指邺城的台,历史上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 玉座:象征着尊贵的地位和荣耀。
- 金尊:指盛酒的金制酒器,象征奢华。
- 妓:指歌妓,古代歌舞表演者。
- 阑:指栏杆。
- 依帐泣:意指在帐子旁边哭泣,表现出伤感。
- 陵:指陵墓,暗示对逝者的追忆。
- 愁烟:愁苦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典故解析
- 邺台: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曾是魏国的都城,承载了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
- 金尊:在古文中常用来象征奢华的生活和富贵的身份,反映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风格悲凉,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盛唐时期,社会繁华却也充满变数,诗人通过对过往荣华的追忆,折射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凉。
诗歌鉴赏
《相和歌辞·铜雀台》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忧伤的场景。诗中,日斜的时刻和风起的寒意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昔日繁华的无尽怀念。玉座和金尊的意象,象征着权贵与奢华,而舞余和泣则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人在歌罢之后,眼前是陵墓,表明对逝去岁月的追思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的交融,展现了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松风吹拂,愁烟缭绕,恰似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体会到生活的无奈和生命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斜漳浦望:描绘日落时分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忧伤的感觉。
- 风起邺台寒:寒风乍起,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玉座平生晚:暗示了人生的晚期,昔日的繁华已成为回忆。
- 金尊妓吹阑:奢华的生活与歌妓的演绎形成对比,隐含着诗人的惆怅。
- 舞馀依帐泣:舞后,歌妓因感情而泣,表现出对往昔的无奈。
- 歌罢向陵看:歌声停歇,目光投向陵墓,寓意对逝去的追忆。
- 萧索松风暮:夜幕降临,松风萧瑟,增添了孤独感。
- 愁烟入井阑:愁苦的烟雾环绕着井边,表现了内心的忧伤与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尊”比喻奢华生活,突显对比。
- 拟人:松风、愁烟似乎具有情感,增添诗意。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及对往昔的追忆,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繁华易逝的深刻感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日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晚期。
- 邺台:历史的象征,承载着过往的荣耀与繁华。
- 金尊:奢华生活的象征,反映出内心的失落。
- 舞与歌:人间的欢愉,最终化为泪水与回忆。
- 松风与愁烟:自然的象征,映照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尊”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盛酒的器皿
- C. 古代的美人
-
诗人对邺台的描写传达了什么情感?
-
诗中提到“愁烟入井阑”,这句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强调友情与离别的情感。
- 李白《庐山谣》: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的追求,虽有悲情但更显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