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1:29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作者: 苏轼 〔宋代〕
麻叶层层檾叶光,
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
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麻叶层层,檾叶透出微光,
不知是哪家在煮茧,整个村子都飘散着香气。
隔着篱笆,听见那娇媚的声音,仿佛是织丝的姑娘在说话。
我手杖低垂,醉眼迷离,
捏着青绿的麦芽,捣成软糊,肚子开始感到饥饿。
我忍不住问:豆叶什么时候才会变黄?
诗中提及的“煮茧”,不仅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也反映了当时丝绸产业的重要性。在古代,丝绸是重要的商品,象征着富裕与繁荣。诗中“豆叶”一词,暗示着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苏轼与友人游玩时,描绘了农村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的深厚情感。透过细腻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开头的“麻叶层层檾叶光”,用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乡村的宁静和美丽,麻叶与檾叶的光影交错,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
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通过“谁家煮茧一村香”的描写,引入了村庄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繁荣。隔篱听到的“娇语”,则增添了生活的温暖和人情的柔和。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两句“捋青捣麨软饥肠”和“问言豆叶几时黄”,则引入了诗人自我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生活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期待。总之,这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农村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与思考,反映了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煮茧”主要指什么?
A. 制作丝绸
B. 烹饪食物
C. 养蚕
“隔篱娇语络丝娘”一句中“娇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气的声音
B. 温柔的谈话
C. 嘲讽的言辞
诗人最后问“豆叶几时黄”是想表达什么?
A. 对丰收的期待
B. 对时间的焦虑
C. 对秋天的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