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8:06
夏雨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三伏过几日,坐数令人瘿。
片云忽西行,庭树生光景。
须臾万银竹,壮观发异境。
天公终老手,一笑破日永。
龙公勿惮烦,事了亦俄倾。
修竹恬变化,依然半窗影。
这几天正值三伏,闷热得令人发呆。
片片白云忽然向西飘去,庭院中的树木焕发出新的生机。
转瞬之间,万条银色的雨丝,壮美的景象展现出不同的境界。
老天爷终究是有一双巧手,轻松一笑就把阳光洒满大地。
龙神也请不要觉得烦恼,事情结束了也只是瞬间的倾洒。
修竹在宁静中变化着,依旧映出半窗的影子。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子美,号白石,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夏季,正值三伏,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庭院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夏雨》是一首描绘夏季雨后景象的诗,诗人在闷热的三伏天中,感受到了一场及时的夏雨带来的清新与变化。诗的开头通过“坐数令人瘿”传达了酷热的压迫感,接着“片云忽西行”则描绘了云朵的流动,象征着天气的变化。诗人以“须臾万银竹”形容雨丝如竹般细密,展现了雨水的壮观与美丽。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自然现象与天公的神秘力量相结合,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诗人以“龙公勿惮烦”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与感谢,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最后的“依然半窗影”则暗示着雨后的宁静与美好,让人倍感舒适与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夏季雨后的美景,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片云忽西行”表现了什么样的天气变化?
“万银竹”中的“银竹”主要形容什么?
诗人对“天公”的称呼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