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楼春(青墩僧舍作)》

时间: 2025-05-02 05:40:28

诗句

山人本合居岩岭。

聊问支郎分半境。

残年藜杖与纶巾,八尺庭中时弄影。

呼儿汲水添茶鼎。

甘胜吴山山下井。

一瓯清露一炉云,偏觉平生今日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0:28

原文展示:

玉楼春(青墩僧舍作)

山人本合居岩岭。
聊问支郎分半境。
残年藜杖与纶巾,
八尺庭中时弄影。
呼儿汲水添茶鼎。
甘胜吴山山下井。
一瓯清露一炉云,
偏觉平生今日永。

白话文翻译:

这位山中的隐士本来就适合居住在高山岩岭之中。我随便问问年轻的僧人,您是如何分担这片土地的。虽然我已年老,手持藜杖,头戴纶巾,但在这八尺小庭中,偶尔也会玩弄自己的影子。呼叫小儿去汲水,添到茶鼎里,喝的水甘甜,胜过吴山山下的井水。手中一杯清露,炉中一缕云烟,今天的这一刻,特别令我感到平生的永恒。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人:隐士或住在山里的人。
  • 支郎:年轻的僧人。
  • 藜杖:用藜草制成的拐杖,象征老年。
  • 纶巾:古代士人、隐士所戴的帽子。
  • 八尺庭:指小院子,八尺即约2.4米,形容空间狭小。
  • 添茶鼎:指添水煮茶的器具,表示生活的宁静。
  • 甘胜:甘甜胜过。
  • 清露:清晨的露水,象征清新、纯净。
  • 炉云:指香炉中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气氛。

典故解析:

  • 吴山:位于今浙江省,是古代著名的山脉,常用来形容美景或清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之平,号云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官场,后隐居山林,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隐者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青墩的僧舍,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感受到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中通过简单的生活琐事,展现了隐士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玉楼春(青墩僧舍作)》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平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山间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简单的问候,拉近了与年轻僧人的距离,表达了隐士对人世的关心与思考。接着,作者描绘了自己虽老但仍享受生命的情景,他用藜杖支撑着身体,头戴的纶巾则象征着他的一种清高与风雅。

“八尺庭中时弄影”一句,表现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尽管空间狭小,但在这小庭中,依然可以找到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心态。接下来的“呼儿汲水添茶鼎”,更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爱。

最后两句“一瓯清露一炉云,偏觉平生今日永”,通过清露与云烟的对比,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在这片刻的宁静中,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体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生活的智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反映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人本合居岩岭:隐士本适合在山中生活,表现出一种与自然的和谐。
  2. 聊问支郎分半境:随意问年轻僧人,显示出诗人与他人之间的亲近感。
  3. 残年藜杖与纶巾:老年人的形象,象征着智慧与隐逸的生活。
  4. 八尺庭中时弄影:在小庭中玩弄影子,体现出生活的趣味。
  5. 呼儿汲水添茶鼎:居家生活的和谐与宁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享受。
  6. 甘胜吴山山下井:强调了自家的水源胜过名山的井水,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自得其乐。
  7. 一瓯清露一炉云:用清露与云烟对比,反映出清新与宁静的生活氛围。
  8. 偏觉平生今日永:感受到此刻的美好与永恒,表达了内心的满足与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甘胜吴山”,通过对比来强调自家环境的优越。
  • 拟人:如“时弄影”,影子的动作赋予了生命,表现出诗人的生活趣味。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对简单生活的珍惜,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清新而闲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人:象征隐逸与高洁的生活。
  2. 藜杖:代表老年与智慧。
  3. 清露:象征纯净与清新,寄托了诗人的理想生活。
  4. 炉云: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反映出隐士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人”指的是?

    • A. 住在山里的隐士
    • B. 住在城市的人
    • C. 农村的农民
    • D. 商人
  2. “呼儿汲水添茶鼎”中的“儿”指的是?

    • A. 诗人的孩子
    • B. 年轻的僧人
    • C. 侍者
    • D. 朋友
  3. 诗中提到的“吴山”象征什么?

    • A. 名山的美丽
    • B. 诗人的家乡
    • C. 古代的名利
    • D. 传统文化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自然,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更多地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叹与豪情,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编辑:周汝昌
  • 《古诗词鉴赏》 - 作者:李白
  • 《诗词基础知识》 - 作者:王力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王大夫 挽陈益谦 挽陈西老母 挽陈夫人 玩月 途中寄赵紫芝 途中 同赵紫芝宿翁灵舒所居 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 同地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宝盖头的字 倔头倔脑 蜀贾卖药 超迈绝伦 包含瓷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鳣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鲑衒 出人意外 包含会的词语有哪些 殷庶 禾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走阴差 豆字旁的字 知书识字 龙御上宾 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厌难折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