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2:49
青青堂西竹,岁寒不缁磷。
蓬蒿众小中,拭眼见长身。
澹然冬日影,此处极可人。
子猷幸见过,一洗声色尘。
这首诗描绘了西边的竹子依然青翠,在寒冷的岁月里不染尘世的污浊。茂密的蓬蒿丛中,擦拭眼睛可以看到竹子的高大身影。冬日的影子淡然无物,此地实在是人心向往的地方。希望你能来到这里,洗去世俗的纷扰和烦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与义(生年不详-约1121年),字景仁,号澹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的社会环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情感,寄托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一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喧嚣的反思。开篇两句描绘了西边的竹子在寒冷的岁月中依旧青翠,表现了竹子的坚韧与不屈不挠的精神。竹子作为一种植物,象征着高洁和独立,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的品格追求。接下来的“蓬蒿众小中,拭眼见长身”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正是在繁杂的环境中,才能看见那高大的身影,这似乎也隐喻着在复杂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独立。
“澹然冬日影,此处极可人”则传达了一种超然的心境,冬日的影子虽淡然无物,但却是诗人心中理想居所的映射。最后一句“子猷幸见过,一洗声色尘”则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思念,希望能够在此地相聚,共同洗去外界的纷扰。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真挚友谊的追求,令人倍感亲切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高洁的品德。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清新、自然的氛围,反映了诗人的内心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青”是指什么?
A. 竹子
B. 冬日
C. 蓬蒿
诗人希望与朋友一起做什么?
A. 游历山河
B. 洗去世俗的烦恼
C. 享受喧嚣
诗中提到的“声色尘”意指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世俗的纷扰与浮华
C. 朋友的声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