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月》

时间: 2025-05-04 10:51:20

诗句

三十六旬内,此时心赏并。

中分九秋夜,占断百宵明。

冷照兰闺澈,光含绮席清。

谁知沧海曲,珠蚌最盈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1:20

原文展示

中秋月
作者:晏殊 〔宋代〕

三十六旬内,此时心赏并。
中分九秋夜,占断百宵明。
冷照兰闺澈,光含绮席清。
谁知沧海曲,珠蚌最盈盈。


白话文翻译

在三十六个节气中,此时正是心中最为欣赏的时刻。
正值九月的秋夜,将百夜的明亮都占尽了。
清冷的月光照亮了兰香的闺房,
它的光辉映照在华丽的席子上,显得格外清澈。
谁能想到那遥远的海湾里,
珍珠和蚌贝最为丰盈呢?


注释

  • 三十六旬:指一年中的三十六个节气,象征时间流转。
  • 心赏并:心中所欣赏的,与“并”字结合,表示此时的心情特别愉悦。
  • 中分九秋夜:中秋的夜晚正好是九月的中间,象征着秋天的圆满。
  • 冷照兰闺澈:清冷的月光照亮了华丽的闺房,象征宁静和清澈。
  • 光含绮席清:光辉映照在华丽的席子上,表示月光的柔和。
  • 沧海曲:指大海的曲折,隐喻遥远的地方。
  • 珠蚌最盈盈:珍珠与蚌贝的丰盈,象征着富饶和美好。

典故解析

  • 中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丰收,诗中借此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兰闺:古代女子的房间,象征着女性的温柔与宁静,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仲明,号小山,北宋初期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风细腻婉约,情感真挚,尤以对美好景色的描绘而著称。晏殊曾任知州、宰相等职,文学成就卓著。

创作背景

《中秋月》创作于宋代中秋佳节,正值农历九月,诗人借此良辰美景抒发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中秋月》是一首展现诗人对中秋美景的赞美与思考的作品。整首诗以月亮为主线,描绘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通过“此时心赏并”引出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这一时刻的珍视。紧接着提到的“中分九秋夜”,不仅是对时节的准确把握,更是情感的升华,月亮的明亮如同百夜的汇聚,突显了中秋夜的独特之美。

在“冷照兰闺澈,光含绮席清”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宁静与雅致,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而“谁知沧海曲,珠蚌最盈盈”的结尾则引发了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对远方的思索,暗示着自然的丰盈与人生的哲理。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与思考之间取得了平衡。

通过对月光的描绘,晏殊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流露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宋代文人高雅的情趣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十六旬内,此时心赏并:在一年三十六个节气中,正是此时最让人心中赞赏。
  2. 中分九秋夜,占断百宵明:正值九月中秋的夜晚,仿佛将百夜的明亮都占据了。
  3. 冷照兰闺澈,光含绮席清:清冷的月光照亮了兰香的闺房,显得特别清澈。
  4. 谁知沧海曲,珠蚌最盈盈:谁又能想到那遥远的海湾里,珍珠和蚌贝最为丰盈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冷照兰闺澈,光含绮席清”,前后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月光比作明亮的珠宝,象征着珍贵与美好。
  • 拟人:赋予月光以“冷照”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探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一种静谧、清澈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团圆、美好与宁静,常作为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
  • 兰闺:代表女性的温柔与雅致,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
  • 珠蚌:象征着财富与丰盈,暗示着自然的馈赠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十六旬内,此时心赏并”中,“三十六旬”指的是: A. 一年的所有节气
    B. 一年的所有月份
    C. 一年的所有日子
    D. 一年的所有周

  2. 诗中“冷照兰闺澈”表现了什么情感? A. 烦躁
    B. 宁静
    C. 悲伤
    D. 兴奋

  3. “珠蚌最盈盈”意义是: A. 海洋贫瘠
    B. 大海丰富
    C. 珍珠稀少
    D. 蚌壳空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描写月夜思乡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现中秋月夜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晏殊《中秋月》 vs. 李白《静夜思》:两者均以月亮为主题,但晏殊更倾向于表现环境的清幽与生活的雅致,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思乡的情感。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宫秋夕 王先辈草堂 和袭美先辈悼鹤 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 蔷薇 秋赋有期因寄袭美(时将主试贡士) 文宴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一绝寄之 古态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尊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去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骧虎啸 癶字旁的字 龙香 皇皇不可终日 入邦问俗 耕牛 酉字旁的字 珠豚 倒八字的字 扬扬得意 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陋室空堂 田字旁的字 倚闾之望 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荫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六盘山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