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23
斗柄东回六合春,
尧天历象与时新。
铜壶瑞气延疏漏,
青辂祥风绕画轮。
云里楼台高郁郁,
雨中原隰碧鳞鳞。
千枝彩萼梅英吐,
百尺金丝柳带匀。
秉籙调元功有序,
在璿观妙政惟醇。
仰瞻魏阙宣和会,
共识皇恩子万民。
斗柄向东转动,春天在六合之间降临,
尧舜时代的天文历法与时俱进。
铜壶中飘散着瑞气,延续着时光的流逝,
祥和的春风环绕着华丽的车轮。
云中的楼台高耸入云,
雨中的原野和低洼地泛着碧绿的光泽。
千枝梅花吐出五彩的花瓣,
百尺的柳树披挂着金色的丝带。
掌握天命,调和宇宙的规律,
在璿观中施行的妙政是如此纯粹。
仰望魏阙,期待着宣和的盛会,
共同感受皇恩惠泽,普惠万民。
晏殊(991年-1055年),字善绳,号小山,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政治家。他以词闻名于世,风格典雅,情感细腻,常以抒情为主。晏殊在政治上也有一定地位,曾任宰相,参与国家治理。
《奉和圣製新春》是晏殊在新春佳节时,应景而作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憧憬,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政治的关怀。
《奉和圣製新春》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政治理想的诗作。诗的开头用“斗柄东回六合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新一年的希望与重生。接着提到“尧天历象与时新”,将古代贤明的统治与当下的美好愿景相联系,表现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中“云里楼台高郁郁,雨中原隰碧鳞鳞”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种自然的描绘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也隐含了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愿望。接下来“千枝彩萼梅英吐,百尺金丝柳带匀”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里花木繁盛的景象,表现了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最后的几句,晏殊通过“秉籙调元功有序,在璿观妙政惟醇”提及治国理政的理想,表达了对朝廷的期许与对百姓的关怀,展现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诗的尾声“仰瞻魏阙宣和会,共识皇恩子万民”则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强调了皇权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歌在春天的背景下,融合了自然美与政治理想,展现了晏殊作为词人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自信。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国家繁荣的期望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与对社会的关怀。
“斗柄东回”中的“斗柄”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时间
C. 皇帝
诗中提到“千枝彩萼梅英吐”,梅花象征着什么?
A. 美好未来
B. 战争
C. 失败
“秉籙调元功有序”中的“秉籙”意指什么?
A. 掌握天命
B. 施行法律
C. 统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