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颂古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1 09:35:02

诗句

世尊只眼通三界,外道双眸贯五天。

华意正浓桃脸笑,春光不在柳梢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35:02

原文展示:

世尊只眼通三界,
外道双眸贯五天。
华意正浓桃脸笑,
春光不在柳梢边。

白话文翻译:

这位尊者的眼睛通达三界,
而那些外道的双眼则穿透五天。
在浓郁的花意中,桃脸在欢笑,
而春光却不再柳梢上停留。

注释:

字词注释:

  • 世尊:尊称释迦牟尼佛。
  • 只眼:指的是佛的智慧眼。
  •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 外道:指非佛教的其他宗教或哲学。
  • 双眸:指人的眼睛。
  • :穿透。
  • 华意:花的情意或花的美好氛围。
  • 桃脸:比喻女子的美丽面容。
  • 春光:春天的美好时光。

典故解析:

  • 三界:佛教中常提到的三界概念,涉及人类存在的不同层面。
  • 外道:在佛教文献中,通常用来指代异教徒或与佛教教义相悖的思想流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法一,宋代高僧,精通佛教经典,擅长诗词,常通过诗歌表达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佛教文化和文人诗歌交融的时期,诗人借用古典意象,表达对佛教哲学的思考,并对世俗繁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理解与外道思想的对比。开头两句通过对“世尊”和“外道”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高深智慧的向往与对世俗眼光的嘲讽。诗中的“世尊只眼通三界”,表现出佛陀的智慧超越了常人的想象,而“外道双眸贯五天”则暗示了非佛教思想的局限。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华意正浓桃脸笑”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的美感,而“春光不在柳梢边”则暗示春天的短暂与流逝,令人感到惋惜。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意象鲜明,通过佛教哲学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哲思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尊只眼通三界:表现出佛的智慧与超凡能力。
  • 外道双眸贯五天:指代那些未能理解佛教真谛的思想者。
  • 华意正浓桃脸笑: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的女性形象。
  • 春光不在柳梢边:反映春天的短暂与无常,暗含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世尊”与“外道”,“只眼”与“双眸”形成了对仗的结构。
  • 拟人:春光和桃脸被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景象更具生命力。
  • 比喻:桃脸比喻美丽的女子,象征着青春与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智慧的赞美和对世俗短暂美好的感叹,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世尊:象征智慧与真理的追求。
  • 外道:象征迷失与肤浅的思想。
  • 桃脸:象征美丽、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 春光: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短暂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世尊只眼通三界”中“世尊”指的是谁?

    • A. 释迦牟尼佛
    • B. 道教神明
    • C. 其他宗教的先知
    • D. 文人雅士
  2. “春光不在柳梢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渴望
    • B. 对短暂生命的惋惜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柳树的喜爱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by 韩愈

诗词对比: 与孟浩然的《春晓》相比,释法一的《颂古二首 其一》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孟浩然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之美。两者都捕捉了春天的气息,但表达的情感及其深度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翠楼吟 翠楼吟 翠楼吟 梅魂 翠楼吟 骤雨初过纳凉池上,用香雪庐主人韵 翠楼吟 翠楼吟 次姜白石韵 翠楼吟·甲戌咏蝉。一九三四年 翠楼吟 丙寅仲秋登舣舟亭赏桂,外子索赋 翠楼吟·想 其三 翠楼吟·梦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洋片 稀章绘句 遵晦 打草蛇惊 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汲汲营营 四点底的字 举纲持领 琐闻 包含移的词语有哪些 承前启后 取决 甘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山栀 卤字旁的字 劳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