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远峡》

时间: 2025-05-04 11:35:17

诗句

山酒吹香绿满瓢,转回随峡放兰桡。

年来不奈愁成绪,都与春风付柳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5:17

原文展示:

清远峡
山酒吹香绿满瓢,
转回随峡放兰桡。
年来不奈愁成绪,
都与春风付柳条。

白话文翻译:

在这清远的峡谷中,山间的美酒香气扑鼻,酒满在瓢中;我回过身来,顺着峡谷放下兰桡。多年来的忧愁无奈,尽都随着春风飘散在柳条上。

注释:

  • 山酒:山中酿造的酒,通常指清香的酒。
  • 吹香:酒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
  • 绿满瓢:指酒满在瓢中,形容酒的颜色和丰盈。
  • 兰桡:兰花的桨,指一种轻巧的船桨。
  • 愁成绪:形容愁苦的情绪缠绕心头。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柳条:柳树的枝条,常用来象征柔情与离愁。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春风”和“柳条”,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离愁别绪,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过往忧愁的释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广洋,明代诗人,生于明朝中期,因其诗词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情感而受到后人赞誉。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汪广洋游历清远峡时,受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愁苦的释然。

诗歌鉴赏:

《清远峡》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抒情诗。诗的开头描绘了山间美酒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诗人顺着峡谷划动兰桡,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悠然自得。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流露出对人生愁苦的无奈,暗示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愁苦与春风和柳条相联系,显现出对生命的感悟:许多烦恼与愁苦,终究会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淡去。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酒吹香绿满瓢:描绘了山中的酒香四溢,令人陶醉,表明自然的美好。
  2. 转回随峡放兰桡:表明诗人顺着峡谷放松心情,享受这份宁静与安逸。
  3. 年来不奈愁成绪:表达了多年来的愁苦在心中盘旋,难以释怀。
  4. 都与春风付柳条:将个人愁苦与春风、柳条结合,显示出对生活的释然和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绪”,形象地表现出愁苦的缠绕。
  • 对仗:如“山酒吹香”与“转回随峡”,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在面对人生愁苦时的无奈与释然,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酒:象征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乐趣。
  • 兰桡:象征轻松自由的生活态度。
  • 春风、柳条: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船桨
    C. 一种乐器

  2. 诗人对愁苦的态度是什么? A. 无所谓
    B. 愤怒
    C. 释然

  3. "春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希望与生机
    C. 冷漠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汪广洋的《清远峡》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对自然的静谧与哲理的思考。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带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和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任守作醮为民祈福先期而雪是日开霁 奉陪宣守任史君谒昭亭神祠 其一 用韵简天童应庵 去年正月三日雪霁入昭亭访应庵如庵二老今年在临川追怀昔游用寄卐庵韵 郡侯遣骑至山中馈名酝辄呈长句用黄宰韵 再和 枕上闻雪呈赵郭二丈 送子云倅荆州 其二 送子云倅荆州 其一 送刘伯同侍开府公入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河步 痛心入骨 影影绰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间的成语 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唯的词语有哪些 蹿踧 長字旁的字 包含掷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弄权 素贱 诈痴不颠 生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珠围翠绕 七短八长 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