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岭南杂录(十首)》

时间: 2025-04-29 10:51:58

诗句

倔强凭陵距海垠,半为鱼鳖半为尘。

只今编户闻声教,遗类何由辨马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51:58

原文展示:

倔强凭陵距海垠,半为鱼鳖半为尘。
只今编户闻声教,遗类何由辨马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坚韧的地方,靠近海岸,那里的一半是鱼类与龟鳖,另一半则是尘土。如今,乡村中人们只听从那些儒家教诲,那些遗留下来的种类,怎么能分辨出真正的马与人呢?

注释:

  • 倔强:形容刚强、坚韧的样子。
  • 凭陵:指的是依附于山陵或高地。
  • 海垠:海岸边缘。
  • 鱼鳖:指鱼类和龟鳖等水生动物。
  • 编户:指的是有户籍的平民。
  • 声教:指的是儒家的教诲。
  • 遗类:留下来的种类。
  • :分辨、辨认。
  • 马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人,或是指代某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广洋,明代诗人,以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民生疾苦,关注社会现象,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士人与平民的关系复杂,诗人通过描绘海边的自然景象,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教化的依赖与对自身身份的迷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海边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海边的坚韧环境,传达出一种生存的坚持与挑战。诗中提到的“鱼鳖”与“尘”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交织,暗示着在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

后两句则转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儒家教化下的迷失。诗人在这里质疑,面对日益模糊的身份与传统的教导,如何能辨别真正的自我与归属。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类存在的困惑与追寻,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倔强凭陵距海垠:描绘了一个坚韧的环境,位于海岸的高地,暗示生存的艰辛。
    2. 半为鱼鳖半为尘:反映自然与社会的交融,生物与尘土的对比,象征生存的多样性。
    3. 只今编户闻声教:指出如今人们只听从儒家教诲,表明对传统的依赖。
    4. 遗类何由辨马人:质疑在这种教化下,人们如何能分辨出真实的身份。
  •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比(鱼鳖与尘)、象征(海边的环境)、反问(如何辨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自我认同的追寻与社会现象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鱼鳖: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多样性。
  • :代表人类社会的复杂与纷扰。
  • 海垠:象征着边界,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倔强凭陵”意思是: A. 坚韧的山地
    B. 依附于海洋
    C. 自然的美丽

  2. “遗类何由辨马人”中的“辨”意思是: A. 认识
    B. 分辨
    C. 选择

  3. 诗中提到的“声教”主要指: A. 自然的声音
    B. 儒家的教诲
    C. 民间传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广洋的《岭南杂录》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汪广洋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杜甫则更注重国家与民生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汪广洋及其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圃 和王才臣再病二首 送傅山人二绝句 送罗永年归永豊 赠翦字吴道人 春尽舍舟,余杭雨後山行二首 题薰陾中兴庆寿颂 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云二首 其一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 十二月二十一日迎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偃武崇文 韦字旁的字 不胜其烦 命中注定 声诗 乚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弛魂宕魄 色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牛尾狸 分兵把守 图书 假道灭虢 墙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