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0:12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
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
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青春时光怎么甘心停留在此时此地?它已如滔滔江水般匆匆流去。
无情的西风过江而来,经历了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归回?
秋声伴着树叶萧萧落下,切莫在城头鸣响!
浮云遮住了明月,无法看清,谁能挽着长江,将这片天洗净放青?
“长江”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及的长江与西风、秋声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流动而略显悲凉的秋景图,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董士锡,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作品常透出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时代动荡,社会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虞美人》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深刻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开篇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青春时光的匆匆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西风的无情、秋声的哀怨,都映衬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惋惜。
诗中“浮云遮月”的意象,形象地表明了对事物真相的模糊和人生路途的迷茫,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未来的无力感。最后一句“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则引发了更广泛的思考,似乎在呼唤一种理想的美好,渴望能有力量改变现状,洗净心灵的阴霾。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又有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真挚流露。
逐句解析:
韶华争肯偎人住?:青春时光怎能甘心停留在此地?
已是滔滔去。:它已经如奔流的江水般匆匆流去。
西风无赖过江来,:无情的西风从江对岸吹来。
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经历了无数的山河,不知何时会回归?
秋声带叶萧萧落,:秋天的声音伴随着树叶的凋落。
莫响城头角!:切莫在城头吹响警报!
浮云遮月不分明,:浮云遮住了明月,显得模糊不清。
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谁能挽住长江,让天色重新变得湛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诗词测试:
诗中的“韶华”指的是什么?
“浮云遮月”的意象反映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董士锡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董士锡的诗更关注于自然的描写与人生的哲思,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岁月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