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1:36
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夜晚我停泊在鹦鹉洲,江面上的月光在秋夜中显得格外清澈。
邻船上有一位歌者,唱出的歌词令人心痛。
歌声刚停,接着便是哭泣,哭声时断时续。
我顺着声音找去,看到一个面庞如雪的女子。
她独自倚着船帆,身姿娇美,大约十七八岁。
泪水如珍珠般滑落,双双坠落在明亮的月光下。
我想问问她是谁家的女子,为什么歌声和泪水如此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却始终不愿回答。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尤其擅长表达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其在鄂州任职期间,诗中通过夜泊的场景,表达了对孤独与哀愁的感受。
《夜闻歌者(宿鄂州)》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描绘了夜晚在江边的宁静与忧伤。诗的开头通过“夜泊鹦鹉洲”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随着“邻船有歌者”的出现,情感的焦点转向了歌声,在寂静的夜中唱出一种愁苦,似乎与诗人心中的孤独产生共鸣。
歌声停后,接着而来的哭泣声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凉,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这个瞬间的情感波动。接着,诗人描绘了那位“颜如雪”的女子,她的美丽与泪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夜泪如真珠”中,泪水的比喻生动而形象,突显了女子内心的苦楚。
整首诗不仅在描写上细腻入微,也在情感表达上深刻动人。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与对人物的刻画,传达了对人世间孤独与哀愁的深刻思考。最终,诗人试图与女子沟通,却换来了她的沉默,令人唏嘘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夜泊的场景与歌者的悲伤,表达了对人世间孤独、失落与爱情的思考,展现人情的复杂与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邻船有歌者”指的是谁?
A. 诗人
B. 一位女子
C. 一位男歌者
D. 不确定
“夜泪如真珠”中的“真珠”暗示了什么?
A. 美丽
B. 价值
C. 悲伤
D. 快乐
诗人为何无法得知女子的身份?
A. 女子不愿意说
B. 诗人不问
C. 女子已离去
D. 诗人听不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