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8:3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8:31:12
唐多令·惜别
作者: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这首词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与思念。诗人感叹愁苦来自何方,离别之人心中似乎早已是秋天的萧瑟。即便是芭蕉树不下雨,也发出细微的声响。大家都说晚秋的天气宜人,但明月却让人不愿登高望远。年岁渐长,梦中的宁静也难以长久。花在烟水中飘荡,燕子归去,仍然留恋于此处。垂柳不再随风飘荡,似乎在为行舟的漫长而感到忧愁。
吴文英(约 1049 年—约 1106 年),字仲明,号梅溪,宋代词人,擅长小令,其词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典雅而富有音乐感。吴文英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及自然风光,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唐多令·惜别》创作于宋代,正值吴文英生活的繁华时期。离别是人们常有的情感体验,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种情绪升华为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们对情感的追求。
《唐多令·惜别》是一首表现离别愁苦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何处合成愁”问句引出下文,恰如其分地展示了离别带来的心灵折磨。
在词中,诗人通过“离人心上秋”隐喻离别的凄凉,象征着孤独和失落。芭蕉树在此处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离别情绪的映射,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忧伤。接下来的“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则将离别之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象结合,明月的美丽却让人不忍直视,显示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复杂心理,尤其是“燕辞归客尚淹留”的句子,更是通过燕子的归去和客人的留恋,深化了离别的主题。结尾“漫长是系行舟”以行舟比喻人生,感叹离别的漫长,使得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以离愁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珍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何处合成愁”意在表达什么?
A. 离愁的来源
B. 自然的美
C. 快乐时光
D. 生活的烦恼
“有明月怕登楼”中的“怕”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害怕
C. 不舍
D. 疲惫
诗中“燕辞归客尚淹留”意指什么?
A. 燕子已经飞走
B. 离别的无奈
C. 归客的快乐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1A,2C,3B。
《送元二使安西》 by 王维:同样探讨了离别的主题,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盼。
《凉州词》 by 王之涣:以豪情壮志的笔调,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