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6:03
望海潮 夜雪
作者: 伯昏子
丰碑孤耸,高陵寒寂,九重禁殿迷茫。
凤诏不传,银箫破碎,琅玕满树凋光。
冰薄步惶惶。似梨花漫捲,苦拟春芳。
舞尽回风,曲栏敷粉隐朱墙。
方聆暖阁笙扬。又香车归急,贫士呵僵。
华表座前,金桥水上,青蝇冻死何妨。
天阙夜阑将。任摧庐趁黑,永巷倡狂。
且待明朝气霁,幽魄散初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丰碑孤独地矗立,高陵显得格外寂静,九重禁殿在迷雾中显得模糊不清。凤的诏令无从传达,银箫已经破碎,树上的琅玕也因寒冷而凋零。冰面薄弱,我小心翼翼地走路,仿佛梨花在风中漫卷,苦苦期待春天的气息。舞蹈在回风中结束,曲栏上粉色的花瓣隐现于朱红的墙壁。此时,暖阁中笙音悠扬,急匆匆的香车归来,贫士在寒冷中呜咽。华表前,金桥上,青蝇已经冻死,又有什么关系呢?天阙的夜色渐渐浓重,任凭摧毁的小屋在黑夜中倒塌,走在永远的巷子里高歌狂舞。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阳光普照,幽灵般的气息在初阳中散开。
作者介绍: 伯昏子是当代诗人,作品常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结合现代情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望海潮 夜雪》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受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影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夜雪的场景,展现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开篇的“丰碑孤耸”与“高陵寒寂”,带给人一种空旷和孤独的感觉,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意境。接着,诗人用“凤诏不传,银箫破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破灭的惋惜,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描绘了冰雪中的行走,犹如“梨花漫捲”,这种意象不仅富有诗意,也暗示了对春天的渴望。
“方聆暖阁笙扬”一句,展现了诗人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渴望,转折的语气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产生了层次感。最后,诗人以“且待明朝气霁”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尽管现实再苦,也要期待明天的阳光。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孤独与希望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孤独与希望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光明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诏”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命令
B. 诗人的愿望
C. 自然的声音
D. 朋友的信件
“青蝇冻死”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微小生命的脆弱
B. 丰富的生活
C. 自然的美丽
D. 忧伤的回忆
诗人希望通过“且待明朝气霁”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绝望
B. 对明天的期待
C. 对今天的满足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