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4:08
望海潮
作者:王时翔 〔清代〕
苔阶萧寂,花瓷平浅,圆波一镜分明。
银鬣小张,锦鳞低跃,居然群戏清泠。
西日傍帘旌,漾玉钩斜影,也被闲惊。
庭树飘英,几番吞吐似无情。
三千莫问前程,向监河债贷,斗水为生。
文采自怜,供人狎玩,区区璅碎微腥。
浩荡羡沧溟,有丹砂作尾,神鲤飞腾。
但免鲎帆蠈缆,风卷雪涛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海边景象。苔藓铺满了台阶,花瓷般的水面平静而浅薄,波光如镜,清晰可见。小鱼在水中游动,金色的鳞片跃起,似乎在欢快地玩耍。夕阳照在帘子旁,水面上荡漾着玉钩般的斜影,令人心生惊艳。庭院树木的花瓣随风飘落,起伏之间似乎毫无情意。对未来的三千种可能不必过于追问,只需在河边生活,靠水为生。作者自怜自己的文采,供人欣赏,然而这些微不足道的成就却带有淡淡的腥味。作者羡慕广阔的海洋,想象着神秘的鲤鱼在水面飞腾,但也希望不再被风浪所困扰。
作者介绍:王时翔,清代诗人,生活在文人气息浓厚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出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表达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文人们常常在闲暇时与自然对话,寻找灵感与内心的宁静。
《望海潮》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整首诗以“望海”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个安静的海边场景,诗中通过对苔阶、波光、水中游鱼、夕阳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澈的氛围。这种意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再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淡然,特别是“莫问前程”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命运的随性和洒脱。面对生活的琐碎与艰难,作者选择以一种自嘲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文采,既有对自身才华的珍惜,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丰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细腻而深刻。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银鬣”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鳞片
C. 鱼的鱼鳍
D. 水面的波纹
“三千莫问前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命运的无奈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过往的怀念
诗中“庭树飘英”意在描绘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花瓣飘落的场景
C. 人生的无常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