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3:13
行山回合,汾河萦带,遗基尚说韩侯。
衰柳将坛,闲花战垒,千年姓字长留。
阳夏事悠然,叹黥彭一例,钟室埋愁。
震主功高,鼎分空忆蒯通谋。
征途访古停辀,望灵风天半,英气凌秋。
传檄片言,藏弓末路,荣枯总付东流。
祠宇倚津楼,想巫弦社鼓,夜夜神游。
看取长陵断褐,谁与酹荒丘。
在山间回旋的道路上,汾河蜿蜒流淌,遗留下的基址仍在诉说着韩信的故事。
衰败的柳树依旧伫立在坛边,闲散的花朵仿佛在战场上嬉戏,千年的姓氏依旧留存。
阳光明媚的夏日,悠闲自在,感慨黥布、彭越的命运,钟室里满是忧愁。
震主的功业高大,鼎分之际空自怀念蒯通的谋略。
在征途上寻访古迹停下车辙,望着灵风拂面,英气冲天直逼秋日。
传递的檄文寥寥几字,藏匿的弓箭走到尽头,荣枯都随东流而去。
祠宇依偎在津楼,想象着巫山的弦乐和社鼓,夜夜神游于此。
看那长陵的断褐,谁来为荒丘洒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悟,作品多以悲壮、悠远见长。
创作背景
《望海潮 韩信岭》创作于清代,历史背景复杂,诗人借古抒怀,反映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韩信的遗迹为起点,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汾河、衰柳、闲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又苍凉的氛围,沉淀了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对韩信历史的回顾,诗人不仅赞美了韩信的军事才能,更表达了对英雄人物最终命运的无奈与惋惜。诗中提到的黥彭与蒯通,象征着英雄的争斗与智谋的较量,进一步加深了历史的复杂性。
在形式上,周之琦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全诗韵律感十足,情感也随着诗行的起伏而变化。最后的“谁与酹荒丘”,更是将历史的思考推向了哲理的高度,令人深思。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历史的流逝。诗人通过对韩信的描绘,传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望海潮 韩信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之琦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韩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邦
B. 韩信
C. 项羽
D. 曹操
诗中“荣枯总付东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热爱
B. 对历史无常的感叹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友情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周之琦的《望海潮 韩信岭》更注重历史感和对英雄命运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壮丽。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