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3:23
忆秦娥·收灯节
作者: 刘辰翁〔宋代〕
收灯节。霖铃又似龟山雪。龟山雪。今宵清绝,今宵愁绝。老人似少终然别。痴痴更望春三月。春三月。花如人面,自羞余发。
在收灯节的夜晚,细雨的铃声如同龟山上的雪一般洁白。今夜的清冷绝妙,今夜的愁绪无尽。老人似乎永远告别了年少的时光。我痴痴地期待着春天的三月。三月的春天,花儿如人的面容,让我自愧不如,羞愧于自己的白发。
刘辰翁,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著称。
《忆秦娥·收灯节》作于元宵佳节,恰逢春季,诗人借助节日的情境,表达对往昔青春的追忆与对当前时光的感慨。
刘辰翁的《忆秦娥·收灯节》以细腻的情感和美妙的意象描绘了元宵节的氛围。首句“收灯节”即点明了时节,细雨如铃声般的轻柔,营造出一种恬静却又略带忧愁的氛围。诗中反复出现的“龟山雪”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象征着纯洁与思念,似乎在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今宵清绝,今宵愁绝”两句中,诗人将清冷的夜与内心的愁苦相互交织,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之感。而后一句“老人似少终然别”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明了时光过得无情,曾经的青春似乎已经一去不复。
诗的最后两句“春三月,花如人面,自羞余发”,以花的美丽映照人心之愁,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自卑与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而细腻,既有对美好景象的歌颂,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于青春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时光的思考。
“收灯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清明节
D. 端午节
诗中“龟山雪”用来比喻什么?
A. 细雨
B. 纯洁
C. 秋天
D. 青春
诗中提到的“老人似少终然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家庭的思念
D. 对友人的祝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本词都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苏轼的作品更强调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而刘辰翁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