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0:14
忆秦娥
作者: 王达善 〔明代〕
愁如缕,谁家落日敲秋杵。
敲秋杵,淡烟衰柳,故人何处。
别来每恨关山阻,征鸿影落芙蓉渚。
芙蓉渚,短蓬孤棹,几声疏雨。
愁绪如缕般细腻,哪一家的落日正在敲打秋天的杵声呢?
敲打着秋杵,淡淡烟雾弥漫,衰败的柳树,故人又在何方呢?
自从别离后,每每怨恨那遥远的关山阻隔,
征鸿的影子落在芙蓉的水滩上。
在那芙蓉水滩上,短小的蓬草孤零零地撑着小舟,
偶尔传来几声稀疏的雨声。
王达善,明代诗人,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多描写思乡、离别等主题,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忆秦娥》创作于作者思念故人、感怀离别之时。诗中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离别无奈的感慨,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人们日益增多的离散与孤独感。
《忆秦娥》是一首充满思乡和离别情感的词作。全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开篇“愁如缕”便将读者引入一种细腻的愁苦中,接着“谁家落日敲秋杵”,则通过日落时分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氛围。
“淡烟衰柳,故人何处”一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凋零,衰柳的意象更增添了离别的悲伤。诗人在这幅秋景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凋零,更是与故人的距离和思念。接下来的“别来每恨关山阻”,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高潮,表达了因地理的阻隔而产生的苦恼。
最后,诗人以“芙蓉渚,短蓬孤棹,几声疏雨”结尾,描绘出一个孤独的画面,短蓬草与孤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几声疏雨”则是对孤独的进一步渲染,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和情感。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通过秋天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愁如缕”中的“缕”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关山阻”主要表达了什么?
“几声疏雨”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