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6:16
题大明寺
作者:仲并 〔宋代〕
招提隐松桂,远在城一隅。
我来岁云暮,天寒气象殊。
寓目得佳趣,百念如涤除。
及此斋时钟,箪瓢慰吾臞。
丈室曦未来,香篆沈熏炉。
聊施济胜具,未暇学跏趺。
缓步大明寺,山光佳有余。
郊原自春色,物意如相娱。
习公四海士,豪气编虎须。
邂逅偶倾盖,清游邀我俱。
相从得二谢,笑语寄歌呼。
全诗翻译:
在寺庙的松树和桂花中隐蔽着,远离城市的一角。我在这个寒冷的暮冬时节来到这里,寒气的景象与往常不同。欣赏这里的美景,让我的烦恼一扫而空。此时,斋戒的钟声响起,简单的饮食让我感到安慰。宽敞的房间里阳光尚未来临,香烟缭绕在熏香的炉子上。我随意摆放一些供品,却没有时间坐下来打坐。缓缓步入大明寺,山间的光景美好得令人陶醉。郊野的春色自然而然,万物的意蕴仿佛在欢娱。习公(习凿齿)和四海的士人,豪气纵横如虎须一般。偶然相遇,清游的邀约让我和他们一同前行。我们相伴得以相互谢意,欢声笑语中寄托了歌声的呼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创作背景:
《题大明寺》写于作者游览大明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感悟。在一个寒冷的冬季,寺庙的宁静使得他感受到心灵的平和,反映了宋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大明寺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寒冷冬日游览寺庙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四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高雅的氛围。隐松桂的意象,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暗示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百念如涤除”的表达,展现了在这片宁静之中,他烦恼的消散和内心的宁静。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与友人的相遇,展示了士人之间的豪气与清游的洒脱。特别是“豪气编虎须”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士人风采,也传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精神。整首诗从个人的感受出发,逐步扩展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明寺的宁静与友人的相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习公”指的是哪位文人?
A. 习凿齿
B. 习君
C. 习大大
D. 习仲勋
“香篆沈熏炉”中的“香篆”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香气
C. 烟雾
D. 酒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关于《题大明寺》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