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1:07
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
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
登临顿懒。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
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
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
挂月催程,收风借泊,休忆征帆已远。
山阴路畔。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
政恐黄花,笑人归较晚。
在十洲三岛曾经游览的地方,离别的情感几次让人感到凄凉。
落下的树叶再次题写旧情,枯枝又被折断,萧瑟的秋风中又逢了秋天的中段。
登高望远我顿时懒散,葵扇难以留住,苎麻衣裳也将更换。
试着与孤独的心情倾诉,难道没有人可以共同分享这幽怨吗?
迟迟终于还是告别,算不如趁此时节,凉意满江水。
月亮挂起催促着行程,借着风停泊,别再回忆那远去的征帆。
山阴路旁,虽然蝉鸣依旧,楼上初雁已经飞过。
恐怕是那黄花,让人笑说归来太晚了。
王沂孙,字子贞,号沂孙,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擅长描绘山水与人情。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齐天乐·十洲三岛曾行处》创作于王沂孙对过往游历的追忆时刻,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历了种种离别与相聚,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这首词通过对“十洲三岛”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自己内心的感受。开篇即以“十洲三岛曾行处”引入,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是诗人曾经的美好回忆。接着,诗人用“离情几番凄惋”表达对离别的哀伤,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明显。
在“坠叶重题,枯条旧折”中,落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旧折的枯条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人的心情在秋季的萧瑟中愈加沉重,尤其是“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不仅是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也暗示着人际关系的变迁与无奈。
“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则是对孤独感的深刻反思,诗人渴望能够有一个知音来分享自己的忧愁,这种情感的诉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而“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则是对离别的无奈与无奈中的释然,似乎在告诉自己要珍惜眼前的时光。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摹,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日美好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思考。王沂孙通过这首词,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
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
登临顿懒。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
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
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
挂月催程,收风借泊,休忆征帆已远。
山阴路畔。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
政恐黄花,笑人归较晚。
整首词通过对离别与孤独的描绘,表达了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望,反映出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沂孙
c) 苏轼
“十洲三岛”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归宿
c) 战争的场所
在诗中,月亮的意象主要象征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离别的哀伤
c) 行程的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