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1
原文展示:
论交 曾巩 〔宋代〕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白话文翻译:
在庞德公隐居林下的时代,进门后哪里还分得清主客之别。 在管仲和鲍叔牙贫贱相交的日子里,分财物时也不推辞多取。 彼此倾心使得表面上的礼节变得空洞,早已心意相通如同肝胆相照。 世间的人不相信也能论交情,因为得失之间哪怕细微的差异也会引起不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论交》这首诗反映了曾巩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推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曾巩对友情的思考和感悟中创作的,通过对历史上的友情典范的引用,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的普遍看法和价值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庞德公、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故事的引用,展现了真挚友情的深厚和超越形式的特点。诗中“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一句,深刻表达了友情超越表面礼节,达到心意相通的境界。最后两句“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则反映了世间对友情的误解和矛盾,强调了真挚友情在现实中的稀缺和珍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传达了对真挚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真挚友情,通过对历史上的友情典范的引用,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的普遍看法和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庞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庞德公 B. 庞统 C. 庞涓 D. 庞籍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夷吾鲍叔是指哪两位历史人物? A. 管仲和鲍叔牙 B. 管宁和鲍信 C. 管辂和鲍勋 D. 管亥和鲍忠 答案:A
诗中“相倾顿使形迹空”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友情超越表面礼节 B. 友情需要表面礼节 C. 友情需要物质支持 D. 友情需要时间考验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