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6:28
原文展示: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并进状 其一 祖烈鹰扬终食冀,家声泉涌旧兴谯。 人伦风化归三世,王室功劳属两朝。 长信深严馀羽卫,閟宫崇大列宗祧。 衣冠藉藉谈遗事,不尽鸿名对永昭。
白话文翻译:
祖先的英勇如同鹰扬,最终享有了冀州的食邑;家族的声望如同泉水涌动,自古在谯地兴起。 人伦道德的风化传承了三代,王室的功勋属于两个朝代。 长信宫中严守礼仪,羽林卫士守护余威,宗庙高大庄严,列祖列宗的神位崇高。 衣冠楚楚的人们谈论着过往的事迹,宏大的名声永远昭示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散文见长。这首诗是为慈圣光献皇太后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皇太后功绩和家族声望的赞颂。
创作背景: 慈圣光献皇太后是宋仁宗的皇后,她在位期间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深受人民爱戴。曾巩在诗中赞颂了皇太后的家族历史、道德风化以及对王室的贡献,体现了对皇太后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皇太后家族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其家族的英勇和声望,同时强调了皇太后在人伦风化和王室功劳方面的贡献。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祖烈鹰扬”、“家声泉涌”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皇太后家族的辉煌。后两句则通过宫廷和宗庙的庄严景象,以及人们对过往事迹的谈论,表达了皇太后名声的永恒和不朽。整首诗语言庄重,情感深沉,体现了对皇太后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皇太后家族历史、道德风化以及对王室贡献的赞颂,体现了对皇太后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祖烈鹰扬”比喻的是什么? A. 祖先的英勇 B. 家族的名声 C. 宫廷的庄严 D. 宗庙的高大 答案:A
“家声泉涌”比喻的是什么? A. 祖先的英勇 B. 家族的名声 C. 宫廷的庄严 D. 宗庙的高大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三世”和“两朝”分别指什么? A. 三代人和两个朝代 B. 三个世代和两个朝代 C. 三代人和两个朝代 D. 三个世代和两个朝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和苏轼的挽词与曾巩的挽词在主题和风格上有所不同,王安石的诗更加注重政治和历史的评价,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