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鹧鸪 其三 春情》

时间: 2025-05-04 11:33:49

诗句

远客辞家月再圆。

绿杨如发雨如烟。

梁间燕子闻长叹,楼上花枝照独眠。

兴又寝,倚阑干。

各自当情各自欢。

回身泣向寥天月,恰漏清光落枕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49

原文展示:

远客辞家月再圆。
绿杨如发雨如烟。
梁间燕子闻长叹,
楼上花枝照独眠。
兴又寝,倚阑干。
各自当情各自欢。
回身泣向寥天月,
恰漏清光落枕边。

白话文翻译:

远方的客人告别家乡,正值月圆之时。
绿杨如同长发,细雨如烟在空中飘散。
梁间的燕子发出长长的叹息,
楼上的花枝映照着我独自入眠。
时而兴起,时而又寝,倚靠在栏杆上。
各自面对自己的情感,各自欢愉。
回过身来对着空旷的天空和明月泣泪,
恰好清亮的月光洒落在我的枕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远客:远道而来的客人,指诗人自己。
  • 辞家:告别家乡。
  • 月再圆:月亮再次圆满,暗示团圆的时刻。
  • 绿杨如发:绿柳的枝叶如同长发般垂落。
  • 雨如烟:细雨如烟,形容雨势轻柔。
  • 梁间燕子:指在房梁间飞翔的燕子。
  • 长叹:长时间的叹息,表达忧伤或感慨。
  • 楼上花枝:楼上的花枝,指窗外的花朵。
  • 独眠:孤独地入睡。
  • 倚阑干:靠在栏杆上,表现思绪的游离。
  • 寥天月:空旷的天空和明亮的月亮。
  • 漏清光:清澈的月光洒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再圆”象征团圆、思乡之情,在古典诗词中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瑞鹧鸪 其三 春情》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柳绿之际,诗人在外游历,思乡情绪浓厚。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道而来的游子在月圆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远客辞家月再圆”,简短有力地点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在这幅春夜图景中,诗人通过“绿杨如发雨如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清新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描绘燕子在梁间飞舞,发出长叹,这不仅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楼上花枝照独眠”一句,诗人将自己与窗外的花枝相对,表达了无奈的孤独感。接着,诗人的情绪波动明显,既有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状态。最后,诗人对着清冷的天空与明月流下眼泪,似乎是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思念,月光的洒落又增添了一丝温柔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夜中的思乡情怀,充满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客辞家月再圆:远方的游子在月圆之际告别家乡,感受到家的思念。
  2. 绿杨如发雨如烟:春天的柳树如同长发,细雨轻柔地飘洒,营造出柔和的春意。
  3. 梁间燕子闻长叹:房梁上的燕子似乎感受到游子的心情,发出长叹。
  4. 楼上花枝照独眠:窗外的花枝映照着孤独的夜晚,增添了孤独感。
  5. 兴又寝,倚阑干:诗人时而兴奋,时而沉思,倚靠在栏杆上,表现内心的矛盾。
  6. 各自当情各自欢:每个人都在面对自己的情感与快乐。
  7. 回身泣向寥天月:转身对着空旷的天空与明月流泪,表达思乡之情。
  8. 恰漏清光落枕边:月光恰好洒落在枕边,增添了一丝温暖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杨如发”,用比喻手法形象化地表达柳树的柔美。
  • 拟人:燕子“闻长叹”,赋予燕子人类的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兴又寝,倚阑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春夜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的波动与自然景色的交融,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夜画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代表着游子的孤独与期待。
  • 杨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活力与柔情。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同时也暗示思乡的情感。
  • 花枝:象征美好与孤独,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远客辞家”的意思是什么?

    • A. 离开家乡
    • B. 回到家乡
    • C. 游历四方
    • D. 迎接客人
  2. 诗中提到的“绿杨如发”是形容什么?

    • A. 柳树的绿意
    • B. 小草的生长
    • C. 花的绽放
    • D. 燕子的飞舞
  3. 诗歌最后一句“恰漏清光落枕边”中的“清光”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光
    • B. 月光
    • C. 星光
    • D. 烛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董元恺的《瑞鹧鸪 其三 春情》更加强调了春夜的孤独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的《静夜思》则侧重于对故乡的直接思念。两者都使用了月亮这一意象,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破阵子·春景 送董少卿游茅山 乐府杂咏六首·月成弦 有别二首 其一 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 樵人十咏。樵径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练渎(一云吴王开以练兵) 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寄吴融 上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绿的成语 谩神 包含贳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千岩万壑 歹字旁的字 水流湿,火就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无颇 梅妍 七拱八翘 救命稻草 肀字旁的字 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险污 问省 责备贤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