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9:51
忘忧何必在庭萱,是事悠悠竟可宽。
酒病未能辞锦里,春狂又拟入桃源。
风吹杨柳丝千缕,月照梨花雪万团。
闲泥金徽度芳夕,幽泉石上自潺湲。
不必在庭院的萱草中寻找忘忧,世事悠悠,最终都能宽容对待。
酒醉未能告别繁华的锦里,春天的狂热又让我想要进入桃源。
春风吹拂着杨柳,细丝随风千缕飘散,月光照耀下的梨花如雪般洁白,团团相映。
在芳香的黄昏里,悠闲地走过泥土,金色的徽章映衬着清泉,在石上潺潺流淌。
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春夕寓兴》创作于春天的傍晚,诗人在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春夕寓兴》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思,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春天的热爱融为一体。首句“忘忧何必在庭萱”,直接以萱草引入,萱草寓意忘忧,诗人却认为真正的忘忧在于宽容看待世事,显示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酒病未能辞锦里,春狂又拟入桃源”,则表现了诗人对城市繁华的留恋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矛盾而又真实的人生状态。
诗中“风吹杨柳丝千缕,月照梨花雪万团”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春风的柔和与月光的皎洁,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令人心驰神往。最后的“闲泥金徽度芳夕,幽泉石上自潺湲”更是将诗人置于自然之中,悠闲自得,享受着春夕的美好,流露出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传达出一种人生哲理,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景色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庭萱”象征什么?
a) 忘忧
b) 繁华
c) 理想
诗人对酒的态度是什么?
a) 喜欢
b) 无奈
c) 轻视
“桃源”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