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2:21
作者:刘兼 〔唐代〕
寂寂无聊九夏中,
傍檐依壁待清风。
壮图奇策无人问,
不及南阳一卧龙。
在这寂静无聊的九夏时节,我静静地靠在屋檐边、墙壁旁,静待清风的来临。虽然我有伟大的理想和谋略,却无人问津,远不如南阳的卧龙(诸葛亮)那样被人所推崇。
“卧龙”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诸葛亮。他以智慧和谋略著称,其“卧龙”之名源于其在南阳隐居时的形象,后来被刘备所重用,帮助建立蜀汉。诗人通过提及卧龙,表达了对自己才能未被重用的惋惜与无奈。
作者介绍: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创作于盛夏,作者感到无聊和孤独,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诗中流露出对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夏日时光的感受与内心的无奈。诗的开头“寂寂无聊九夏中”,刻画了夏季的宁静与乏味,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倚靠在檐下和墙壁旁,似在等待一阵清风的来临,象征着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
“壮图奇策无人问”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尽管他有伟大的理想和计划,但却无人关注和认可。这种对比更加强调了诗人的孤立感与悲哀。
最后一句提到“南阳一卧龙”,不仅指代了诸葛亮,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才能未被施展的感慨。相对于诸葛亮的智慧与成就,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干被埋没,表现出一种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自我价值的怀疑。
通过对夏日的描写与自我反思,这首诗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才能未被施展的惋惜与对历史英雄的崇敬。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诸葛亮
C. 刘备
“壮图奇策无人问”表明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自满
B. 失落
C. 高兴
“清风”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理想与自由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