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6:07
采桑子 其六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添丁屈指今三岁,未识而翁。
睡去朦胧,耳畔呼耶语句工。
关河梗绝书难达,何日相逢。
绣褓亲缝,颠倒天吴短褐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小孙子三岁生日的感慨。小孙子还未能认识自己,自己在梦中沉睡,耳边似乎听到有人呼叫他。眼前的河流和山峦阻隔了彼此间的书信往来,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小孙子身上的绣褓是亲手缝制的,倒映出自己在短褐中的心情。
陈维崧(约1645-1711),字瑚璉,号白石,晚号龙溪,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他的词风常带有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受到后人的喜爱。
这首词创作于陈维崧的晚年,正值他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小孙子的诞生,反映了祖辈对后代的关怀与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隔阂与相聚的惆怅。
《采桑子 其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小孙子的深厚感情。开篇提到“小孙子三岁”,不仅是对孙子年华的感慨,更是对祖辈角色的一种认同与自豪。诗人用“未识而翁”表达了小孙子对自己的陌生感,体现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睡去朦胧,耳畔呼耶”,通过梦境的描写,传达了对孙子成长的希冀和期待。诗中提到的“关河梗绝”,则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显得沉重。在结尾处,诗人提到的“绣褓亲缝”,不仅是对孙子的呵护,更反映出祖辈对家庭的责任与承诺。这首词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生命和亲情的深刻思考,感人至深。
全诗围绕着家族情感展开,通过对小孙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延续的珍视与对亲情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小孙子”几岁?
“关河梗绝”意指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孙子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