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窥开吟 其七》

时间: 2025-04-29 18:56:11

诗句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可嗟兼可唾,堪鄙又堪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6:11

原文展示:

窥开吟 其七 邵雍 〔宋代〕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可嗟兼可唾,堪鄙又堪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当我们洞察了事物的本质,看透了人情的虚伪时,不禁既感到叹息又感到厌恶,既觉得可鄙又觉得可笑。

注释:

  • 物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 人情:人的情感或人际关系中的虚伪。
  • 照破:看透,识破。
  • 可嗟:可叹,值得叹息。
  • 可唾:可唾弃,值得厌恶。
  • 堪鄙:值得鄙视。
  • 堪嗤:值得嘲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批判。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但人际关系复杂,虚伪现象普遍。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观察社会现象后,对人性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物理窥开”和“人情照破”两个动作,表达了作者对事物本质和人性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可嗟兼可唾,堪鄙又堪嗤”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批判态度,既有叹息又有厌恶,既有鄙视又有嘲笑。这种多重情感的交织,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诗人的敏锐感受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物理窥开后”:作者洞察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2. “人情照破时”:作者看透了人情的虚伪。
  3. “可嗟兼可唾”:对这种现象既感到叹息又感到厌恶。
  4. “堪鄙又堪嗤”:既觉得可鄙又觉得可笑。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可嗟兼可唾,堪鄙又堪嗤”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通过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看透人情的虚伪,作者表达了对虚伪现象的复杂情感,既有叹息又有厌恶,既有鄙视又有嘲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物理:事物的本质,象征着真理和规律。
  • 人情:人的情感,象征着虚伪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B

  2. 诗中的“人情照破时”指的是什么? A. 看透了人情的虚伪 B. 看透了人情的真诚 C. 看透了人情的复杂 D. 看透了人情的简单 答案:A

  3. 诗中的“可嗟兼可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叹息和厌恶 B. 叹息和喜悦 C. 厌恶和喜悦 D. 厌恶和悲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理学诗作,如《观物吟》等。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白居易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而邵雍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何子温祈晴二首 送孝忠落解南归 绝句二首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 寄答王直方 览胜亭 别叔父昆山丞 石氏画苑 别观音山主 秋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及溺呼船 十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呆子 水庸 朗明 纤悉无遗 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荆棘铜驼 包含趋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眼泪汪汪 巛字旁的字 藩镇割据 包含括的成语 人海战术 岳镇渊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