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6:11
原文展示:
窥开吟 其七 邵雍 〔宋代〕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可嗟兼可唾,堪鄙又堪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当我们洞察了事物的本质,看透了人情的虚伪时,不禁既感到叹息又感到厌恶,既觉得可鄙又觉得可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批判。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但人际关系复杂,虚伪现象普遍。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观察社会现象后,对人性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物理窥开”和“人情照破”两个动作,表达了作者对事物本质和人性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可嗟兼可唾,堪鄙又堪嗤”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批判态度,既有叹息又有厌恶,既有鄙视又有嘲笑。这种多重情感的交织,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诗人的敏锐感受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通过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看透人情的虚伪,作者表达了对虚伪现象的复杂情感,既有叹息又有厌恶,既有鄙视又有嘲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邵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B
诗中的“人情照破时”指的是什么? A. 看透了人情的虚伪 B. 看透了人情的真诚 C. 看透了人情的复杂 D. 看透了人情的简单 答案:A
诗中的“可嗟兼可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叹息和厌恶 B. 叹息和喜悦 C. 厌恶和喜悦 D. 厌恶和悲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