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落魄高人》

时间: 2025-05-10 06:03:23

诗句

落魄高人,拼百万、青铜一醉。

挥素手、朱绳一抹,四筵惊起。

催织寒虫秋弄月,叫群独雁天浮水。

更黄鹂、紫燕对春风,争繁脆。

悲楚国,羁臣意。

怜汉女,逾千里。

似深闺恩怨,共相汝尔。

我有江南丘壑趣,此弦能道心中事。

要曲肱、时听写松风,云窗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3:23

原文展示

落魄高人,拼百万青铜一醉。挥素手朱绳一抹,四筵惊起。催织寒虫秋弄月,叫群独雁天浮水。更黄鹂紫燕对春风,争繁脆。悲楚国,羁臣意。怜汉女,逾千里。似深闺恩怨,共相汝尔。我有江南丘壑趣,此弦能道心中事。要曲肱时听写松风,云窗里。

白话文翻译

落魄的高人啊,为了这一醉,倾尽百万青铜。轻轻挥动着手,朱色的丝绳一抹,惊起四周的宴席。催促寒虫在秋夜里弄月,叫唤着群雁在天上浮游。更有黄鹂和紫燕迎着春风,争相鸣叫,声音清脆。悲叹楚国的命运,羁旅之臣的苦楚。怜惜汉朝的女子,跨越千里思念。似乎是深闺里的恩怨,彼此相互缠绵。我有江南的山水趣味,这一曲能表达我心中的情感。想在曲肱之时,聆听那松风,窗外的云朵。

注释

  • 落魄高人:指身世落魄但才华横溢的人。
  • 青铜:象征财富与权势。
  • 朱绳:可能指一种装饰或乐器。
  • 寒虫:秋天的虫鸣声。
  • 浮水:指在水面上漂浮,形容雁群的姿态。
  • 黄鹂紫燕:指春天的鸟儿,象征生机与希望。
  • 羁臣:远在他乡的臣子,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 江南丘壑:指江南的山水,寓意美好的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正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风格独特、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身处艰难境况之时,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诗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落魄高人》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作品,诗中通过对“高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人以“百万青铜一醉”开篇,显示出对财富与权势的轻视,反而更看重心灵的自由与独立。接着通过“挥素手朱绳一抹,四筵惊起”展现了高人的洒脱与才华,仿佛在一瞬间就能震撼四周,表达了艺术的力量。

随后的意象如“寒虫秋弄月”和“独雁天浮水”,则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流转,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黄鹂与紫燕,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结尾部分,诗人深情表达了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与思念,这不仅是对故乡的眷恋,更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悲壮与豪情,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魄高人,拼百万青铜一醉:指落魄的高人甘愿为一醉而倾尽财富,表现出洒脱与不羁。
  2. 挥素手朱绳一抹,四筵惊起:形象地描绘出高人轻松一挥,便能引起周围的轰动,显示其才华。
  3. 催织寒虫秋弄月:秋夜虫鸣,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引发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4. 叫群独雁天浮水:表现出孤雁在空中的姿态,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5. 更黄鹂紫燕对春风,争繁脆:描绘春天鸟儿争鸣,充满生机,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
  6. 悲楚国,羁臣意:表达对故国的悲叹与远在他乡的臣子心境。
  7. 怜汉女,逾千里:对汉朝女子的同情,体现了对爱情与思念的理解。
  8. 似深闺恩怨,共相汝尔:比喻深闺中的情感纠葛,暗示诗人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9. 我有江南丘壑趣,此弦能道心中事:表达对江南自然的热爱,音乐能表达内心情感。
  10. 要曲肱时听写松风,云窗里:渴望在松风中倾听音乐,展现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人比作洒脱的存在,表现其不羁的个性。
  • 拟人:虫鸣与鸟叫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黄鹂紫燕”与“群独雁”,形成音韵上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情感基调深沉而又豪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人:象征才华与精神追求。
  • 青铜:代表财富与物质。
  • 虫鸣: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黄鹂紫燕:春的象征,展现生机与希望。
  • 江南丘壑:美好的自然景色,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落魄高人指的是: A. 有钱人
    B. 身世落魄但才华横溢的人
    C. 皇帝
    D. 普通百姓

  2. “催织寒虫秋弄月”中的“寒虫”指的是: A. 春天的虫
    B. 夏天的虫
    C. 秋天的虫
    D. 冬天的虫

  3. 诗中提到的“黄鹂紫燕”象征: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by 杨洪基
  • 《青玉案·东平乐》 by 辛弃疾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平乐》相比,两者都展现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但林正大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辛弃疾则更加强调历史的沉重与豪情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诗人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再赴桂州先寄李大夫 过东平军 秋馆雨后得弟兄书即事呈李明府 闺情 菩萨蛮(中吕宫) 倾杯(吴兴·般涉调) 江村即事 棘刺雕猴 智子疑邻 高阳台(芙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遗赂 尘冗 四字头的字 魂洲 尢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方巾阔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车字旁的字 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箕的词语有哪些 演谋 摅肝沥胆 丝分缕析 障车 拱手低眉 鸣钟列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