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见艾有感》

时间: 2025-04-30 06:41:26

诗句

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

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

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41:26

原文展示:

见艾有感
作者: 文天祥〔宋代〕

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
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
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象,让我惊讶于时间的流逝,回想起刚刚过去的晚春。已经怜惜那些花儿结出的果实,又看见艾草在为人们所用。对故国的赤诚之心已经老去,而在中原的白发却又新生。灵魂怎样才能解脱呢,清梦中我依然在楚江的岸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惊讶,意外。
  • 回头:回想,追忆。
  • :怜惜,感到心疼。
  • :艾草,古时常用作药材。
  • 丹心:忠诚的心,象征对国家的赤诚。
  • 灵悠:灵魂的悠然自得。
  • 解化:解脱,变化。
  • 清梦:清晰的梦境。

典故解析:

  • 艾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艾草常与端午节有关,象征驱邪避病,代表着人们对健康的期盼。
  • 丹心:文天祥身为忠臣,常在诗中表现出对故国的忠诚,这里象征其对故国的执着和不变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廷圭,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和勇气,后来被俘,仍坚贞不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忧国忧民的情感,反映了他对国家沦陷的无奈与悲痛。


诗歌鉴赏:

《见艾有感》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抒情诗。开头“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诗人以初夏的景象引发对晚春的回忆,表现出时光如流水般的迅速和无情。在诗中,“已怜花结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感叹,虽然春天的美丽已经过去,但新的生命又在悄然生长。

接下来的“又见艾为人”,则引入了艾草的意象,象征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艾草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承载着人们对安康的祈愿。诗人在这一瞬间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使命感结合,表现出对国家的深切关注。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一句,透出诗人对故国的忠诚依旧,但因岁月流逝而感到心痛与无奈。最后的“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则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索与迷茫,清梦中却仍在楚江边徘徊,象征着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以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深厚情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过眼惊初夏:初夏来临之际,突显时间的流逝之快。
  2. 回头忆晚春:回首过去,感怀晚春的美好,展示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3. 已怜花结子:对花结出果实的怜惜,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4. 又见艾为人:艾草的出现,暗示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的希望。
  5. 故国丹心老:对故国的忠诚已久,体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
  6. 中原白发新:中原的白发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7. 灵悠那解化:思考灵魂的解脱与变化,表现出无奈与困惑。
  8. 清梦楚江滨:在梦中依然怀念楚江的美丽,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艾为人”比喻人们生活的希望。
  • 对仗:如“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表达对比之美。
  • 拟人:将艾草赋予人性,表现其对生活的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忧虑,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个体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对生活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艾草:象征健康与平安,代表着人们的生活希望。
  • 花结子:生命的延续与新生,体现自然界的周期。
  • 丹心:忠诚与赤诚,象征诗人对故国的深厚情感。
  • 白发:历史的沧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无奈。
  • 清梦:理想与追求,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美好回忆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艾”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生命与健康
    C. 忍耐

  2. “故国丹心老”中“丹心”指的是什么? A. 忠诚的心
    B. 美丽的心情
    C. 伤痛的心

  3. 诗人对故国的情感是? A. 无所谓
    B. 忧伤与怀念
    C. 兴奋与快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 《浪淘沙·北戴河》 - 毛泽东

诗词对比:

  • 《过零丁洋》:同样表达了文天祥对国破家亡的无奈与深情,语言风格更为直接与激昂。
  •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在诗中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家傲 立春晓起偶作 渔家傲 秋 渔家傲 其十二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 渔家傲 其四 渔家傲 其二 渔家傲 题蒹葭秋水图 渔家傲 寄双仙世妹二阕 渔家傲 游南川金佛山 渔家傲 其十一 送庚午同年李晋卿令宜兴,戊戌年夏 渔家傲 昆仑山石门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驷的词语有哪些 星流影集 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沛雨甘霖 随人俯仰 亭台楼阁 二字旁的字 指开头的成语 烈火烹油 英姿勃发 病字头的字 碑志 蠒絮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优的成语 馬字旁的字 包含炉的成语 门字框的字 炙鸡渍酒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