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5-05 17:17:29

诗句

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

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

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

谁知雁杳与鸿冥。

自难寄丁宁。

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

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17:29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作者: 程垓 〔宋代〕

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
谁知雁杳与鸿冥。自难寄丁宁。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离愁别绪。词中提到美丽的黄莺和燕子,表达了无法用言语尽述此时的情感。小院的春光正好,芳香的花园却因人去而显得冷清。站在高处回望,远山和水被重重云雾隔开,令人感到无奈。谁让狂风骤雨来袭,春天的美好无法留住。孤雁在空中飞去,鸿雁在苍茫的天际,难以传递我的思念。即使柳树的院落深沉,桃花门前的笑声却让人疑惑,究竟属于谁的欢愉。衣裳几度忘却,然而那残留的香气,依然让我想起旧时的温暖。只让风把花絮卷起,飘荡在这花城之中。

注释:

  • 倩娇:形容美丽的娇女。
  • :黄莺,春天的象征,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春阑:春天的尽头,暗示离别和愁苦。
  • 芳园:花香四溢的园子,象征春天的美丽。
  • 凭高:站在高处,代表一种回望与思考的态度。
  • 雁杳与鸿冥:孤雁远去,鸿雁在空中飞翔,象征着思念的无奈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垓,字德华,号韵斋,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春天,表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实际上却蕴含着离别的愁苦,反映了词人在特定时刻对人生无常的思索。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程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开篇以“倩娇莺姹燕”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然而,随着词意的发展,词人逐渐转向内心的感伤,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词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渗透出浓厚的情感,将个人的离愁与春天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词人用“谁遣风狂雨横”的设问,体现了对外界变幻无常的无奈,表达了希望留住春光的渴望。接着,孤雁与鸿雁的意象,象征着离别的孤独,强化了词中的情感张力。最后,衣篝与香气的对比,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反思。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倩娇莺姹燕:美丽的莺和燕子,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2. 说不尽此时情:表达了此时此刻心中情感的复杂。
  3. 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人去后的冷清。
  4. 凭高试回望眼:站在高处,试图回望过去的美好。
  5. 奈遥山远水隔重云:远山与水被云雾遮挡,象征着不可触及的距离。
  6. 谁遣风狂雨横:质疑为何要让风雨打乱春天的美好。
  7. 便教无计留春:感叹无法留住春光。
  8. 谁知雁杳与鸿冥:孤雁与鸿雁的飞去,象征思念的无奈。
  9. 自难寄丁宁:无法寄托思念与问候。
  10. 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描绘孤独与疑惑的情感。
  11. 衣篝几回忘了:衣服几度忘却,暗示时间的流逝。
  12. 奈残香犹有旧时熏:残留的香气让人回忆起旧时的温暖。
  13. 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风将花瓣卷起,象征着对往日美好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的变化。
  • 拟人:让风、雨等自然元素具有人性,增强情感。
  • 对仗:如“雁杳与鸿冥”形成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词的美感。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生机,欢乐。
  • :团聚,幸福。
  • :柔情,思念。
  • 桃花:美好,爱情。
  • 香气:记忆,往事。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错,构成了一个感伤而美丽的画面,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的同时,感受到深层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 程垓
    C. 苏轼

  2. “倩娇莺姹燕”中“倩娇”指的是?
    A. 美丽的花朵
    B. 美丽的女子
    C. 美丽的风景

  3. 诗中提到的“雁杳与鸿冥”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的变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李清照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
  • 《水调歌头》:苏轼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表现出更为豁达的态度,与程垓的细腻忧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程垓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杨柳枝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和浙西李大夫作)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 问秋光 赠昙禅师 梦中作 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次用本韵) 啄木曲 张常侍相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封斋 廾字旁的字 相憎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千了百当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燔肉 迅雷不及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亲眼 公父 包含颓的成语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桃伤李仆 楚歌之计 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