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更漏子 晓雨》

时间: 2025-05-05 09:38:39

诗句

露零星,香断续,惆怅河阳金谷。

春又去,近归期,问花花不知。

小阁畔,花雨乱,湿遍晓阴池馆。

窗暗暗,乌声声,落红春恨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39

原文展示:

更漏子·晓雨
作者: 杨圻 〔清代〕

露零星,香断续,惆怅河阳金谷。
春又去,近归期,问花花不知。
小阁畔,花雨乱,湿遍晓阴池馆。
窗暗暗,乌声声,落红春恨平。

白话文翻译:

露珠稀疏,香气时断时续,让我感到惆怅的是河阳的金谷。春天又已离去,归来的日子即将到来,问花却得不到回应。小阁楼旁,花雨纷飞,湿透了清晨阴暗的池馆。窗外暗淡,乌鸦声声,落红让人心中充满春天的遗憾。

注释:

  • 露零星:露水稀疏,形容清晨的景象。
  • 香断续:香气时有时无,形容花香的微弱。
  • 惆怅:忧愁、悲伤的情绪。
  • 河阳金谷:指春天美好的地方,金谷指的是丰收的地方,隐喻美好的时光。
  • 问花花不知:问花,花却无法回答,表现出春天的无情与离去。
  • 小阁畔:小阁楼旁边。
  • 花雨乱:花瓣如雨般纷飞,形容花谢的景象。
  • 湿遍晓阴池馆:清晨的阴暗处湿透了,池馆指的是庭院和池塘。
  • 窗暗暗:窗外昏暗,形容天气阴沉。
  • 乌声声:乌鸦叫声,在古诗中常用来表现凄凉的气氛。
  • 落红春恨平:落花让人感到春天的遗憾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字汝霖,号秋水,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在诗歌中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及个人情感,风格独具。

创作背景:

《更漏子·晓雨》创作于清代,正值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动荡,诗人面临诸多困惑与不安。春天的离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诗中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离去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开头的“露零星,香断续”描绘了一个清晨,露水稀疏,花香微弱,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紧接着“惆怅河阳金谷”,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仿佛是在追忆那些曾经的欢乐。

诗中“春又去,近归期”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春天的离去让人感到失落,然而又将归来的希望与期待相结合。此时,诗人问花,花却无知,仿佛春天的美好已经无法再触及。

接着,诗人描写了小阁楼旁花雨纷飞的景象,湿润的池馆体现了春雨的滋润与生机,但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逝去与凋零。最后,“窗暗暗,乌声声”将诗的情绪推向高潮,乌鸦声声响起,伴随着落花,形成了春天的遗憾与惆怅,令人心中感伤。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透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美好记忆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零星,香断续:描绘清晨时分,露水稀疏,香气时断时续,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感觉。
  2. 惆怅河阳金谷:表达对美好时光(河阳金谷)的怀念与惆怅。
  3. 春又去,近归期:春天又一次离去,而归来的期望在心中升起。
  4. 问花花不知:向花询问春天的去向,花却无言以对,表现了对春天的惋惜。
  5. 小阁畔,花雨乱:描绘小阁楼旁花瓣如雨般纷飞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凋零。
  6. 湿遍晓阴池馆:表现了清晨的阴暗和潮湿,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7. 窗暗暗,乌声声:窗外昏暗,乌鸦的叫声反映了孤寂与凄凉的氛围。
  8. 落红春恨平:落花使人感到春天的遗憾,平添了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离去比作花的凋零,生动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拟人:花被赋予了无知的特性,使得自然与人情感相互交融。
  • 对仗:如“窗暗暗,乌声声”,形成了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晨的生机与新鲜感。
  • :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乌鸦:象征孤独与凄凉,常用于古诗表达悲伤的情感。
  • 落红:象征春天的结束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露零星,香断续”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晨的景象
    B. 傍晚的景象
    C. 正午的景象

  2. “问花花不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惆怅
    C. 愤怒

  3. 诗中的“乌声声”代表了什么? A. 热闹
    B. 孤寂
    C. 欢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同样富有情感的诗词,表达了离别与伤感。

诗词对比:

  • 比较《更漏子·晓雨》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同样反映了对时间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关注春天的失落,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怀念与思乡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野望 金陵送人落第归江南 投诗 挽词(二首) 挽方山阐维那(二首) 挽方山阐维那(二首) 题梨花班鸠图 月下闻筝 胡儿吹笛 东山留别林良箴寓舍(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荦荦确确 鹵字旁的字 诗骨 墨守成规 梦笔生花 乚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经理 三豕涉河 釒字旁的字 为比 瓦开头的成语 嘤鸣求声 乡耆 金字旁的字 脱骖 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躡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猝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